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离世后,能以AI虚拟化身的形式“延续生命”吗?

离世后,能以AI虚拟化身的形式“延续生命”吗?

Laurence Devillers

法国索邦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教授

随着虚拟化身技术的崛起,人们可以通过与逝者的聊天机器人互动,延续与已故亲人的交流。然而,这一技术引发了众多争议和担忧,如心理影响、数据使用等问题。在这个充满可能性和挑战的新领域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逝者机器人的出现是否迈出了道德和社会的界限?人们在对待逝者数据时应该如何平衡尊重与隐私保护的关系?AI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否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AI的最新进展,让逝者的数字化保存技术更上一层楼。

一些企业正在开发虚拟永生技术,基于逝者在网上留下的信息,生成一个虚拟化身或聊天机器人,供人们与逝者交流,以这种方式“延续生命”。

这些虚拟化身利用生成式AI技术,通过学习逝者生前的录音、信息、趣闻轶事等数据来生成内容。

尽管AI技术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但现阶段的虚拟化身仍不完美,专业人士担心用户会误以为聊天机器人是人类、产生依恋心理,并逐渐与世隔绝。

我们需要帮助用户了解这些工具的风险和挑战,并明确数据使用权的归属,从而为相关实践提供一个规范框架。

人们离世后,留下的个人数据将何去何从?其实,很多都会保留在数字空间中,如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的个人资料等。不少网络平台都开辟了纪念功能,比如,当脸书(Facebook)用户离世后,账户便会被设为悼念帐户,供人们悼念逝者、留言,并发布照片。

如今,有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助力,我们能够进一步升级对逝者的数字化保存。比如,一些企业正在开发虚拟永生技术,基于逝者在网上留下的信息,生成一个虚拟化身或聊天机器人,供人们与逝者交流,以这种方式“延续生命”。早在2017年,微软就申请了一项基于个人数据创建对话替身的专利,并于四年后获得批准。他们的想法是,创建一个虚拟化身来赋予逝者生命。“人们总希望自己能战无不胜、长生不老,对死亡的抗拒可谓是刻在骨子里,”法国索邦大学AI专业教授Laurence Devillers解释说,“这样说来,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付费在逝去后生成一个虚拟化身或是聊天机器人,那将极具经济效益。”

自2017年之后,一个全新的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8年,美国记者James Vlahos开发了一个聊天机器人,经过训练后,说话口吻与其因癌症去世的父亲一模一样。在父亲生前, Vlahos对父亲进行了采访,并全程录音。随后,Vlahos与他人共同创办了一个“交互式记忆应用”平台,名为HereAfter AI。这一平台可以在人们在世时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回忆,并留下录音,在他们去世后以聊天机器人的方式继续与亲朋好友对话。许多初创公司都提供创建数字化身的服务,让人们在死后继续“存在”在世上。韩国企业Deepbrain AI推出了一种名为Re:memory的技术,用户只需花费一万美元,便可通过投射影像的方式,与一个具有逝者面容、声音和表情的虚拟化身互动。英国企业Somnium Space则是想要更上一层楼,让用户在元宇宙中享受与逝者的沉浸式互动。

01

基于海量数据创建虚拟化身

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让上述设想成为了现实。当前,网络上普遍存在各种聊天机器人,能在语义上理解用户的语言输入,并做出回复。类似地,“逝者机器人”在学习数十亿条数据后,可以模仿人类进行对话。无论是录音、电子邮件、短信、来自别人的评价、还是生平事迹都可以作为资料,来创建虚拟化身。Devillers解释道:“计算机会从死者的现有数据中寻找规律。生成式AI可以为大量数据建模,并为其配备人像和声音。当与用户开展对话时,AI会在这个庞大的模型中搜索被触发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AI可能会说出一些死者从未说出口的话。”

这些算法会让人产生与逝者交谈的错觉。在Devillers看来,这是且只是一种错觉。提供这些服务的初创公司通过复制逝者的样貌、声音和说话方式,让逝者得以“永生”,或是延续记忆。但是,这些“逝者机器人”永远无法完美重现逝者。Laurence警告说:“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声音的模仿度已几近完美,词汇的选择也极为贴切,但与完美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机器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甚至胡编乱造。”

“该技术是好是坏还不能盖棺定论,但从社会层面而言,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AI就像一个基于数据统计的预测器。当用户与AI进行对话时,算法会根据话题在数据库中寻找答案。当没有现成答案时,算法只能使用相关性最高的内容,这意味着生成的结果未必是当事人会给出的回答。更重要的是,AI并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调整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模型背后的数据拥有丰富的内容,覆盖多个语境。所以会带来错觉,让我们以为机器会根据提问来调整回答。但事实上,机器是在记录对话历史,根据用户的提问和回答不断丰富语料库,从而变得越来越精确。或许,未来能开发出会随我们而调整的技术,但明天尚未到来。”

02

用户面临的重大风险

因此,“逝者机器人”技术并不旨在让人们实现永生,反而更像是为记忆注入生命,用“活着的记忆”来与用户进行对话和互动。这些技术的开发者声称,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还可以用于寄托哀思。然而,我们远远无法断言这些工具丝毫不存在负面影响。2021年,法国国家数字伦理试点委员会(CNPEN)与Devillers合著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了常见聊天机器人(如商业网站上使用的类型)的风险。用户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以为自己是在与人类对话,并产生依恋心理。在Devillers看来,当聊天机器人长得与已故亲人一模一样,并用他们的声音诉说往事时,产生误会的风险会更高。她担心,“逝者机器人可能会延长悼念的过程,使分离和痛苦的感觉更持久。这样一来,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加难以界定。而且,人们对逝者心存爱意,也许会与聊天机器人难舍难分。”

由于机器不具备真正的推理能力或道德观念,因此风险更大。报告指出,逝者机器人可能会带来“恐怖谷效应”。例如,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说出令人反感的话,或是在一连串正常的应答之后,说出逝者完全不可能说出的话。作者们担心,这种效应会导致晴天霹雳般的心理痛苦。Devillers还指出,人们可能会对这些机器人上瘾,从而变得更为孤僻。

03

社会层面需对此类工具开展评估

除了担心这些技术可能对用户产生的心理影响之外,数据的使用方面也惹人担忧。为了创建这些虚拟化身,AI算法需要从逝者处获取大量数据。根据2016年的法国《数字共和国法》(Law for a Digital Republic),人们可以选择保留、删除或使用个人数据,并可以指派他人来执行上述决策。然而,随着逝者机器人的不断涌现,收集、存储和使用逝者数据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儿童是否享有对数据的决策权?虚拟化身及其数据的使用是否要设置有效期?Devillers解释道:“现状是,聊天机器人开发商会与用户签订合同,由用户决定其个人数据的使用情况。”

逝者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用户今后是否会每天大量使用这些工具仍是未知。不过,虚拟化身服务近年来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话机器人可能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evillers认为,社会层面需要对这些工具的使用展开集体讨论。“该技术是好是坏还不能盖棺定论,但从社会层面而言,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们需要帮助用户了解AI的挑战和风险。”Devillers还主张成立一个委员会,通过制定规则来规范相关做法。她总结道:“上述实践将产生社会影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严肃对待这一议题。相关决策不应留给少数资本家来做。”

作者

Sirine Azouaoui

编辑

Meister Xia

Report by the French National Digital Ethics Committee on conversational agents, 2021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5JIBemi5mgGvrVcMfxiEdU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