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张治中 倪梅:新闻机器人会抢走记者的饭碗吗?

人工智能会给新闻操作方式带来改变,甚至给新闻生产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在当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还替代不了人类智能,人要学会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机器,让机器成为人的辅助工具。

2017年,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战胜顶尖棋手柯洁,带给人类巨大的心理冲击,人工智能从少数人书斋里的研究变成了大众的热门话题。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机器人”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新闻机器人引发生产变革

“新闻机器人”是计算机辅助新闻写作的一种拟人化表述方式。徐曼认为,“新闻机器人”本质上是“运用算法对输入或搜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自动生成完整新闻报道的一整套计算机程序”。作为计算机程序,“机器人写作”是模块化、结构化的,生产过程是标准化的,其工作机理正如史安斌等人所言,是“模板填充式”的,即“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模式化的加工,将目标数据文本‘嵌入’已有的模板”。

与传统新闻生产相比,“新闻机器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标准化生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将新闻记者从传统新闻生产的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发布等程式化环节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节省了新闻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二是个性化资讯配置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对海量内容的智能化标签与聚合匹配,实现精准推送。三是智能化处理提升了新闻价值,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地理与心理的接近性均大为增强。四是全天候工作模式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只要“算法程序”正常,它就可以无休止地一直工作下去。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的局限

根据钟义信在《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科学通报》2017年22期)中的界定,人类智能包括依赖于“目的、知识、知觉、临场感、理解力、想象力、灵感、顿悟和审美能力等内秉品质”的“隐形智能”和依赖于“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创生策略和执行策略等外显能力”的“显性智能”。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主要在“显性智能”方面,而新闻生产中那些创意性强、情感性浓的非标准化生产环节,如角度选取、深度采访、细节描绘、情感拿捏等“隐形智能”方面,则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因此,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存在着局限。

一是“广度”局限。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机器人”只是对现有的巨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模板生成新闻文本。一方面,它无法覆盖所有新闻报道领域,报道主题有限、层次偏低。喻国明等指出,“新闻机器人”的写作“主要集中于体育赛事、财经报道、突发事件等高数据密度、高信息透明度、低语境的新闻报道中。这类报道往往简单而程式化,属于新闻生产中层次较低的产品”。另一方面,它无法覆盖所有新闻报道体裁,只擅长简讯、快讯等消息类体裁的写作,对涉及人物情感、细节较多的新闻通讯,需要克服障碍进行深入采访的深度报道,以及需要作出价值判断的新闻评论等体裁,“新闻机器人”还鲜有涉猎。

二是“深度”局限。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采”与“写”几乎不分家,而“新闻机器人”的写作过程则缺失了采访这一环。与专业记者相比,“新闻机器人”缺乏现场感、缺乏灵感与顿悟、缺乏价值判断能力,无法对复杂的事实进行调查核实,难以驾驭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需要深度解读的新闻体裁。特别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用户还希望了解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背景与原因,这些工作的完成都需要有经验和阅历的记者来进行,仅仅靠“计算机程序”根本完成不了这些深层次的工作。鲁烨在《机器人记者在发酵》(《中国传媒科技》2015年3期)中曾这样直观地描述“新闻机器人”的局限:当美国体育联会要求“想办法让软件在队伍失利的情况下也能写出赞扬队员们表现的文章”时,机器人却无能为力,“写不出‘虽败犹荣’这样的话”。

三是“温度”局限。在新闻价值要素中,趣味性、人情味是“新闻机器人”的短板,“新闻机器人”不具备人身上独有的生活气息,缺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即便可以发出采访提纲,也无法掌握被采访者的意图和微妙情绪,难以完成一篇“有温度”的新闻报道。相反,一名具备很强新闻敏感度的新闻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从小处着手,从平凡的事件和小细节中发现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情冷暖与人文情怀。正如伦敦大学创新计算专业教授西蒙·科尔顿(Simon Colton)所说:“如果你只是想了解新闻事实,读一篇还不错的文章,那么机器人写出来的稿子完全可以满足你,但如果机器人写了一篇有关怀孕生产的喜悦与分享的故事,你就一定不会想读,能写作的机器可以模仿许多作家去写作,但机器人永远无法拥有这些作家的人格。”

新闻记者的角色变迁与职业转型

人类智能创造出人工智能,其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服务。那种“机器人会抢了记者饭碗”的忧虑纯属“杞人忧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并非人类所必需,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如果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繁重工作,人类就可以享受闲暇或追求自我实现,完成对最高需求的满足。同时,人类智能将借助人工智能促进新闻生产的人、机分工与协同,完成人类新闻生产的转向。在分工方面,“新闻机器人”将专注于数据新闻领域,而新闻记者则向有灵感、有创意、有深度、有温度的知识产品、智力产品领域发力。在协同方面,因为机器人无法独立判断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只能专注于算法规则与标准化生产,新闻记者正好可以弥补“机器人”的这一短板,充当参与者与把关人角色,专注于后续的核实、润色与把关。

一是新闻记者须转变角色。新闻记者一直以来的标签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新闻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在记录层面,新闻记者显然并非“新闻机器人”的对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机器人”在写稿速度、精确度等方面都完胜新闻记者。新闻记者要想成功转型,必需转变角色。一方面,新闻记者要重视自身独特优势,做好人机分工,扬长避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意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以及舆论引导等领域,由新闻事实的记录者转变为新闻报道的策划者、新闻意义的挖掘者、新闻舆论的引导者。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正视自身短板,紧跟前沿科技,了解“机器算法”,做到人机协同,利用“新闻机器人”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与处理、得出初步结论,而自身则专注新闻信息调查与核实等环节,做新闻稿件的参与者、润色者、核对者和最终的把关人。

二是新闻记者须进行职业转型。“新闻机器人”的崛起无疑为新闻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不仅为传统媒体转型创造了巨大机遇,也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随着时间的推进,“新闻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学习能力日益提升,写作质量也将越来越接近人的水平。这将导致一部分新闻工作岗位消失,但新的岗位也会出现,新闻记者并非被淘汰了,而是被重新分配了工作任务,实现工作岗位、职业领域的转型。

在转型中,新闻记者应强化黄远生一百年前倡导的“四能”,根据自己所积攒的经验和阅历来完成“新闻机器人”完成不了的任务。一要“脑筋能想”,基于一定的报道立场,为新闻事件厘定报道视角、确立新闻属性,建构框架与意义;二要“腿脚能奔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挖掘事实背后的真相;三要“耳能听”,闻一知十,闻此知彼,听出机器无法感知的“话外之音”,感受种种微妙情绪与人情冷暖;四要“手能写”,通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业经验,用带有个性化的文字和文风,创作出有人情味、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总之,人工智能会给新闻操作方式带来改变,甚至给新闻生产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在当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还替代不了人类智能。人要学会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机器,让机器成为人的辅助工具。同时,新闻人要永远铭记自己的职业理想,永葆人文情怀,这才是新闻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原标题:“新闻机器人”与记者角色转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8G0Z9Q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