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邓清明:连续4次当备份航天员,都没能上天,在女儿心中仍是英雄

在1984年,年轻的邓清明决定追随天空的呼唤,加入了空军。通过严格的体检后,他被送往保定的飞行员预备学校,开始了他的飞行生涯。在这里,他接受了八个月密集的飞行训练,之后被派往新疆哈密的第八飞行学院深造。

直到1997年,已站在而立之年的邓清明收到了一则令他激动不已的消息:他有望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刻,他的梦想似乎触手可及。他的母亲,听闻这喜讯,从遥远的家乡赶到东风航天城。在那一刻,邓清明在母亲的眼前,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

2012年,邓清明的愿望终于实现,他被选入了“神舟九号”的乘员组。与其他宇航员一起,他开始了为期数月的强化训练。但在最后的决策中,上级决定让景海鹏、刘旺和刘洋执行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任务。

虽然他未能亲自上太空,邓清明的角色并未结束。在“神舟九号”发射那天,他在地面上执行了一系列关键的同步任务,为任务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地面控制中心,邓清明与同事们一起紧盯着屏幕,他们的对话充满了专业和期待。他们讨论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确保与太空中的航天员保持稳定的通信。虽然他的心中有一丝失落,但邓清明知道,每一个小小的贡献都是通向太空的重要一步。

在“神舟九号”圆满归来后不久,邓清明收到了另一份激动人心的通知——他被纳入了“神舟十号”任务组的初选名单。那是2013年的春天,邓清明已47岁,但他的热情和决心仍如燃烧的火焰。

然而,在体检中,医生发现他体内有一颗微小的结石。尽管手术尝试未能一次成功清除结石,留下了一根管子在他的肾脏中,邓清明在一个月痛苦的等待后,经历了第二次手术。这次,结石被成功取出。

手术后的恢复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神舟十号”的训练中。不幸的是,最终的任务组成员名单上,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名字被选中,邓清明的名字未能出现。尽管深感失望,但邓清明并未放弃,他知道时间窗口正在缩小,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太空梦。

2016年,“神舟十一号”的任务组开始集结,邓清明再次投入了备选名单中,与第二批航天员陈冬被分到一组。在那个被设计得只能容纳两人的模拟舱里,他们共同度过了33天与世隔绝的密集训练,每天的训练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邓清明开玩笑。在“神舟十一号”发射的前一天,消息传来,陈冬的搭档被更改为经验更丰富的景海鹏。这一消息让邓清明感到深深的打击,尽管他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但命运再次将他留在了地面。

这一次,他的失望不仅仅是个人的,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同事和朋友,都感受到了邓清明的心情。在他们的眼中,邓清明是个英雄,一个不断追求梦想,却总是稍稍错失的老航天员。他们的支持和同情,使得邓清明虽然未能飞天,但在地面上,他已经是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在北京西郊的小机场,邓清明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他的妻子和女儿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他们把他视为家中的英雄,家门口的彩灯早已挂好,桌上铺满了他喜爱的佳肴。邓清明虽心系航天,却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宁静。

但家的留恋只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邓清明便匆匆赶往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再次投入紧张的工作。尽管朋友们劝他,看到年轻一代的崛起,他或许应该考虑放下这难以实现的梦想,但邓清明记得当年与他并肩作战的航天员陈全的话:“无论是主队还是备队,我们的职责都是一样的,老邓,你不能放弃!”

在家中,邓清明的影响也悄然传递给了他的女儿邓满琪。受父亲的启发,邓满琪对航天充满了热情。2012年,她从洛阳外国语学院毕业后,立刻加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团队,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期间,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当得知父亲作为备份乘员也在问天阁入住时,她感到既激动又紧张。这期间,她多次站在围墙边,心中默默为父亲加油,虽然他们并未能在太空中相遇,但这份父女间的默契和支持却是无价的。

邓满琪的执着和热情,在航天基地里也传为佳话,她被同事们视为未来的航天希望。而邓清明虽然多次与太空擦肩而过,却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与牺牲,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更是为了那些仰望星空的后辈们铺路。

那天夜里,“神舟十号”在夜空中划过后,邓满琪坐在灯下,认真地为父亲邓清明写下了一封信。她的笔触温柔而坚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和期望。

信中,她提到了父亲长达24年的等待和坚持。邓清明曾多次说过,只要国家需要他,他就无法轻言放弃。他坚信,他的坚持会激励其他人坚持,他的努力会促使他人也为之努力。他从未放弃,正如他的家人、战友、领导以及他的誓言也未曾放弃他。

据中国载人航天的最新计划,那一年的下半年还将有两次“神舟”飞船的发射。邓满琪在信中表达了她对父亲能在当年实现飞天梦想的真诚希望。

同时,她也理解,随着我国航天员队伍的再次扩展,即使邓清明最终无法继续作为航天员参与飞行,他的多年付出也值得所有人的尊重和感激。

她写道,虽然电视上的航天员备受瞩目,但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像邓清明和她自己这样的人在默默支持、付出,他们同样是航天的英雄,也是整个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邓满琪的信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付出的深深敬意。她相信,不论未来如何,她和她的父亲都是奋斗在航天事业一线的一部分,这份努力和贡献,是任何外界变化都无法抹去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iPbZOKZxz6YWWRSRgo6cK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