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春秋“晋”最强,其实春秋以前的山西一直占据C位——从曙猿到女娲、炎帝再到尧舜禹,山西就是最早的中国

山西,处黄土高原之上,有建瓴之势,左太行,右吕梁,北有长城,西面和南面大河围绕,山河险固。山与河是山西的盔甲和护城河,美如串珠的河谷盆地是精华。

山西高原,就是这么一个外有坚甲,内藏精华,俨然是巨大的战略堡垒的地方。正因为其位置之险、地势之利,才孕育了中华民族文明之火,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历史C位。

一、史前文明,山西曙猿

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运城市垣曲县发现了众多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颌骨等古生物化石。中国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联手对这些化石进行精心考证和研究后,把这些化石命名为“世纪曙猿”化石,并证实这些化石生成于4000万年前。

2000年3月16日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发表研究论文,认为“世纪曙猿”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祖先,约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至4000万年之间的中始新世。“专家认为,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同时也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二、母系氏族·后土(女娲)之根

运城市万荣县境内黄(河)汾(河)交汇处,有一座祠庙,是专为祭祀后土圣母而建的,它就是被誉为“海内祠庙之祖”的后土祠。

后土祠之所以被称作“后”,是源于古代母系氏族时期,当时氏族(部落)的首领称为“后”。而土者,地也。“地即母”,二者都是繁衍人类的。“后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最高的女性君王。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认为,后土其实就是“女娲”。人们出于敬仰,就像对赖以生存的大地一样对她顶礼膜拜,尊其为“后土娘娘”、“女娲娘娘”。

涿鹿之战后,黄帝怀着对祖先崇拜的强烈愿望,在母系社会至高无上的女性君王“后土”生息繁衍过的地方——汾阴庙前村的一块高地上“扫地为坛”,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高规格、大规模、长时间祭祀后土的先河。此后,历朝历代皇家祭祀后土始祖的大典都在这里举行,特别是汉朝、唐朝、宋代三代,有八位皇帝先后二十多次亲临万荣祭祀后土。直到明、清两代皇家的祭祀活动才改在北京“天地坛”举行。

三、农耕文明·炎帝(神农)之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炎帝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始祖,他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立市廛,首辟市场。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作五弦琴,以乐百姓。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炎帝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年分为十二个月,月为三十日。

炎帝对华夏文明贡献很大,因此后代对他的崇拜祭祀也很重视。炎帝陵位于晋城高平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内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炎帝陵石碑。境内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遗址遗迹众多,形成了一个内容庞大的炎帝文化遗存区域体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

四、古唐之都·唐尧故地

上古五帝之一,称唐尧,其所在时期在学术界又称古唐国。

尧文化主要在临汾尧庙,其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修建,不断扩大。庙内前面有东西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面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东西两边还有许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规模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还有一座尧庙也位于山西,在太原市清徐县尧城村,清徐县尧庙坐北向南,相传说是在帝尧地“宫室”遗址上建造地。现存地是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重建地一座四合院庙宇,前有牌楼,侧有配殿,后有大殿。据说尧城村是尧帝最早立国建都的地方,后因水患迁都至平阳(临汾)。

五、虞国根基·舜耕历山

舜帝崇拜主要在舜帝陵和历山(舜耕历山)。

舜是轩辕黄帝八世孙,姚姓名重华,“五帝”之一。 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建立有虞国。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成为推动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重要推手,成为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

舜帝陵位于永济市,相传因舜帝曾在此山泉水源饮水而得名,加之是舜文化的发源地而名扬天下。这里山势雄险秀奇,峰回路转境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视点都会欣赏到不同的美景,许多名人雅士称赞其为“清神洗肺的天然氧吧”,直可谓“天上人间,人间仙境”。

六、夏朝肇启·禹都安邑

禹治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禅让,正式即位,都于安邑(今夏县),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

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称为夏禹,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大禹渡位于芮城县县城东南黄河之滨,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是一处融合华夏根祖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现代水利文化为一体的黄河风景游览区。

可见,山西在春秋晋国之前,在很长一段实施时期内占据历史C位,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可惜在春秋战国后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山西高原已不足以维持“大国”运转,国家中心的迁移不可逆转,山西也就渐渐淡出了C位,渐呈默默无闻之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cwULzcmc_k4MQPD3476sc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