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北京大学「国家杰青」郭少军团队,最新AM!

第一作者:Shuoqing Zhao

通讯作者:郭少军

通讯单位:北京大学

郭少军, 博士、长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吉林大学学士、中科院应化所博士、布朗大学博士后、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奥本海默杰出学者;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世界前800)。

论文速览

本论文针对钾离子电池(PIBs)中正极电解质界面(CEI)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作者发现,相比固体电解质界面(SEI),CEI在可充电池的可逆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往往受到较少关注。传统的弱溶剂化电解液(WSE)虽然有利于形成坚固的SEI,但会导致过多的自由溶剂和厚CEI,从而在高工作电压下不利于界面稳定性。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溶剂化电解液(HSE),通过生成稳定的三元复合物来固定自由溶剂,并促进均匀超薄CEI的生长,从而提高PIBs的电化学性能。通过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技术,揭示了特意配位的复合物是形成机械稳定和富含无机物CEI的关键,这对于高性能PIBs具有优越的扩散动力学。结合K0.5MnO2正极和软碳(SC)负极,实现了高能量密度(202.3 Wh kg-1)和出色的循环寿命(500次循环后92.5%的容量保持率),为PIBs设定了新的性能基准。

图文导读

图1:0.8 M KPF6/EC-DEC、1 M KFSI/TMP和3 M KFSI/TMP三种电解液的配位环境。

图2:三种电解液中KMO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图3:不同电解液中循环电极的CEI形态和化学组成。

图4:循环电极的CEI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

图5:3 M KFSI/TMP电解液的SC||KMO全电池电化学性能。

总结展望

本研究通过设计高溶剂化电解液(HSE),成功实现了在钾离子电池中形成机械稳定且富含无机物的CEI。这种电解液通过优化的配位环境,将K+-溶剂配位转变为K+-TMP-FSI-复合物,有利于强阳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减少了溶剂分子的自由度。这种优化的CEI不仅提高了K+的扩散动力学,还抑制了CEI的溶解,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这项工作为钾离子电池的界面工程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为未来高性能能量存储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献信息

标题:Highly-solvating electrolyte enables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inorganic-rich cathode 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high-performing potassium-ion batteries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405184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YmFW4f2ppbgSzluTjDrbl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