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亲,你被大数据“杀熟”了?

放眼身边人与事 细说生活情与理,本期慈视关注:大数据背后,出现杀熟乱象

慈视关注:

近日,有微博网友自述其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引起网友关注。据网友称,部分打车、订票等软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熟客进行更高要价。

慈视《关注》栏目 | 视频

事件回顾

一位网友称,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随后,不少网友纷纷跟帖。“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我老公消费比我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同买一场电影,我的37元,同事32元,就因为开了会员?”

网友热议

梳理网友的评论发现,网络公司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不仅发生于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打车软件,还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通讯套餐、电影订票、网络购物中。

有网友戏称,“应该都是佛系公司,都不‘杀生’的”。

@“悠然”网友说:数字技术确实方便,但也必须警惕方便背后的陷阱。

@“一个手模”网友表示:大数据这种高新科技一定是用来服务大众,而不是消费大众,投机取巧一定要重罚。

@“用户空山残月”网友觉得:这种没有职业操守的企业,纯属自掘坟墓。

@“小女子”网友认为:多用几个同类的网站,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关注》评说

历来多数互联网公司会将利用大数据描绘用户画像提供精准消费场景的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优势。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葛友山表示,按照市场规则这是一种商业趋势,但现在这个功能“走偏了”,被用来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捷径,从而对于整个行业是个损害。当消费者不再选择这种方式去消费,或者不再信任平台或者渠道,原本应该双赢的局面就会被打破。

电话连线 特约评论员 孙建勇

所谓的不“杀生”其实是指对生客便宜,对熟客反而高价,你听了后是什么感觉?难不成已经把熟客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冤大头?有句歌词说得好: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只有不断地维护原有的客户,才能让新朋友安心。否则时间一长,当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时,是否要在一份不信任中面对商家?更何况,在老客高价支付的同时,并没有享受到比原来更多的服务内容!这种欺熟客,透支熟客对你信任的方式,是否能够走得长久?

“杀熟”现象的规避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以及政府的管控。在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调查一下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定价方式,是否存在现行法律意义上的不公平。通过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对违规者进行严厉打击!

评说有观点的新闻,影响有想法的你,期待你的真知灼见!

配图:慈视《关注》栏目

文字:慈视《关注》栏目

图文编辑:苗二

责任编辑:文弋

慈视关注

慈溪市广播电视台《关注》

首播时间:周日18:12

重播时间:周日21:42

周一10:10

周二18:02

微信号:cxtvgz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4B1TAQ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