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国务学院成功举办 “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运行安全研究”学术讲堂活动

国务学院成功举办

“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运行安全研究”学术讲堂活动

2018年3月1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在闵行校区东中院4-201顺利举办专题学术讲堂活动。本次讲堂主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运行安全研究”,主讲人为国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樊博教授,吸引了国务学院众多大一大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术讲堂系列活动是国务学院的品牌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专业前沿研究,开拓视野,以助于日后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樊博研究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多年并取得多项卓越成就,从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应急管理网络研究、应急恢复力研究三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学术上的分享。

樊博指出了当今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知识的生成、流动与获取正在发生根本的革命性的变化。这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从个体向云端存储转变、知识碎片化向数据结构化转变、数据结构化向智能化转变。相比于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因此,社会对人才的云端检索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策研究者,不仅要有效听取民意,读取舆情,更应结合到具体政策的制定中,以最大化多方利益。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是“公共政策、社会风险、公共经济、社会保障”与“计算机、控制科学、智能计算、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

樊博通过引述自己正在研究的“城市应急管理网格”,结合“地理空间因素对灾害风险的影响”的理论与“风险网格和预警布局的前置管理”的实践,向同学们展现了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的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樊博还举了奉贤区火灾隐患的案例:在火灾发生后,通过查找扑救记录,利用计算机分析海量数据后,找到地理要素、时间要素、天气状况、接警方式、着火对象等影响因素与火灾程度、发生频率的关系,使应急管理将从结构化走向智能化,以便于相关部门通过调整人力、资源配比等手段提前做出风险防控与事前准备。

樊博又通过“地铁站安检平台应急管理”和“浦东机场爆竹燃炸事件”等案例说明:大数据的拟合与运算对于应急恢复力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在学术上的分享外,樊博还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研究能力。

本次讲座进行一个小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相信通过此次讲座,正在申报大创、PRP项目的同学能从中得到启示,找到感兴趣的前沿研究课题,更好地树立学业目标。国务学院将继续开展学术讲堂活动,以助于同学们对本专业背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更加了解,在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引发同学们对学习和生活的进一步思考。

新闻稿:佘靖楠

摄 影:娜迪兰

编 辑:叶智旸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5F1JAI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