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以一眼窥见天地”——三代科技工作者的“追光”接力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夜视院集团红外探测器中心的

碲镉汞分子束外延设备研制团队

也进入了成立的第四年

1000多个日夜里

团队三代科技工作者“追光”接力

独立自主实现设备研制和材料生长

推动红外探测器的创新突破

为制造“洞察世界的眼睛”

提供更高质量的材料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会辐射红外光

无论白天黑夜

红外探测器都可以通过探测

得到物体的红外图像

因此,红外探测技术成为

突破人类视觉极限探测物体的利器

被广泛应用到

安全检查、医疗成像、气象预测等领域

红外探测器芯片的半导体材料决定了探测器的性能

高端制冷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

核心材料需要在分子束外延设备上生长出来

2021年初,“60后”王善力

成为碲镉汞分子束外延设备研制团队的总负责人

他带领团队梳理上千个零部件

逐一确定了设计图纸和技术指标

为了严格把控零部件的质量

王善力每个月都要辗转数地

从设计、加工、制造到运输、安装、调试

每一个环节他都全程参与

“常常是早上进实验室,出来时已经是深夜”

团队设计制造负责人

“80后”杨春章

亲自把关设计、组装、测试的每一道工序

所有组装设备的零部件

都要经过他的细致检查和反复实验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

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出现在实验室中

“很多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真的做到了”

谈起设备的成功研制

杨春章眼中满是自豪

短暂的喜悦后

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

碲镉汞材料生长工艺的探索中

碲镉汞材料生长工艺

需要经过组分控制、材料性能参数控制等多个实验

一组实验需要两到三周时间

团队成员每天工作到半夜是家常便饭

经过半年的实验验证

自主研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的碲镉汞材料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王善力和杨春章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但团队的“追光之旅”还在继续

科技创新的接力棒正逐渐交到年轻的科研人手中

“90后”工程师段莹瑞2023年加入团队

参与了近2个月的设备调试

在反复的试验中

他深刻感受到团队前辈们的坚持与执着

更重要的是那份对于科学的热爱

“我们有责任全力以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越来越多像段莹瑞一样的“90后”新人

正在前辈科研人的引领下

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以一眼窥见天地”的背后

是三代科研人迎难而上的勇气

坚忍不拔的毅力

与时俱进的精神

记者:曾维 熊轩昂

报道员:苏鑫 黄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wxIINBOqkffsi1wNAjWtK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