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用户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不再是幻想

适应变电站无人值守发展形势,提高变电站运维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各地区陆续开展和实施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的建设和改造。无人值守变电站对远程监控技术和运维管理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用户侧变电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变电站无人值守不仅是运行管理的问题,还涉及到变电站的设计模式、运行中需要遵循的规章、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运行人员业务水平等多方面。

无人值守对设备与人员提出高要求

“变电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十多年的过渡过程。在此期间变电站的设备、人员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电站无人值守对变电站设备及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设备状况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更好地促进了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推进与发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运检部专责高级工程师朱涛表示。

“无人值守变电站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多种因素,主要是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如开关设备、主变设备、母线设备故障率低,检修周期长等;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包括信息自动采集、上传,接收并完成远程控制命令,实时监视全站运行等;高速的通信网络,在站端与调度端之间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传输速率高、延时短、无丢失。”谷松林介绍。

此外,无人值守变电站对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运维人员实际工作量急剧增加。需要掌握的变电站设备数量和设备复杂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运维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如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设备状况和接线方式、排查隐患的能力等。”朱涛表示。

通过对设备质量和人员技术水平两方面的提高,来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需求,从而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性。无人值守变电站实现了极大地减员增效,从原来一个站8个人以上到现在平均一个站两个人左右。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和标准的统一,改变了原来一站一模式的现状。实行片区统一管理,专业性强,降低了用户成本。

智能运维可提高30%终端用电效率

智能变电站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道路,两者结合能创造出怎样的价值?目前看来,可以基于大数据优化分析模型,对变电站故障提前预警,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专家诊断与抢修,元件质量统计分析等。

以该公司开发的电无忧远程运维平台为例,可以将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将运行维护与能效管理结合,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基础上帮助客户优化能源结构,通过管理实现节能,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据北京电无忧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的变电站智能运维模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比国际水平可挖掘30%左右的节能空间。

目前,电网变电站的无人值班管理模式正在延伸至用户侧变电站。该平台可以一方面在代维护大厅对客户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另一方面,利用客户手机端App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预判和信息推送。同时,用户侧可以定期开展人工巡检,实现智能化监控、专业化巡视、信息化互动。

可以预见,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成功运行和大规模推广,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会进一步智能化。但是目前,用户侧无人值守变电站缺乏行业标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0511A091D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