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微软新一代人工智能打破机器翻译壁垒!汉英翻译与人类不相上下

导语:经过多年的努力,微软的工程师们终于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仿生化”——这种人工智能可以将中文新闻文章中的句子翻译成通顺的英文。一直以来,我们自信地宣称,人类的“翻译魔力”将永远胜机器一筹。但是,这可能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微软的人工智能翻译刚刚解决了一个最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并且使其翻译的准确度与能掌握双语的人类的不相上下。

众所周知,汉语是一门十分困难的语言,一个非汉语母语的人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学好阅读报纸所需要的3000个汉字。事实上,我们曾在之前尝试过自动翻译,结果却沦为各国人民的笑料,比如用“hand grenade”(手榴弹)来表示灭火器,或者在菜单上写上名为“whatever”(随意)的神秘菜式。这一切都让汉语显得无比神秘。

语言学家大卫·莫泽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有着字母顺序的语言来说,在人们运用其进行写作、说话和听力的时候,这三者之间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这三者将构成一种复合技能。但是,中文这门语言存在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它会打破循环这种听、说、写的循环。也就是说,演讲不一定会有助于你的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一定会使你下笔如有神。在中文里,这是三种不同的技能,但是,学习汉语时,你必须同时掌握。“

图 | 语言学家大卫·莫泽

该研究小组使用了中文网络报纸中的2000个句子样本,这些句子是由专业人士进行翻译的。他们不仅将机器翻译的效果与人类翻译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而且还聘请了一个独立的双语顾问团队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过程。

“在机器翻译中实现完全的仿生化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负责微软语音、自然语言和机器翻译的技术人员黄学东在公司博客上说。“但是,我们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梦想成真了。”

图 | 黄学冬,负责微软演讲,自然语言和机器翻译工作的技术专家。

让一个系统学习如何翻译一种语言是一项特别复杂的任务,因为对于同一个词而言,两种翻译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表达的情绪和交流对象来选择使用不同的词语。

机器翻译比单纯的模式识别任务要复杂得多,”微软亚洲研究院助理总经理周明告诉微软博客(Microsoft blog)。“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完全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是难分高下的。我们的下一个任务,就是测试人工智能翻译实时新闻的能力。”

如此看来,微软在机器翻译领域取得这些成就已经在向我们描绘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未来世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在语义翻译和语境分析方面的强大支持,再通过移动设备的完美实现,人们就可以和各种母语的人进行流畅的交流,那是一个美好的前景,但似乎已经不远了。

编辑 | 谭冰玥

审校 | 杨子彤 Soybean

致敬科技未来 |分享才是热爱

TechPower科技力

热爱因科技而发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8A1C09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