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讲座成功举行

2018年9月21日上午,“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五201举行。讲座吸引了来自外语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和求是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同学和老师,还有部分老师特意从上海赶来聆听讲座,出席人数达90余人次,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人才济济,共享学术盛宴。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瞿云华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作为中国计算语言学的先驱与资深专家,冯志伟老师是资深的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专家,从事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语言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几十年,学术成绩斐然。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百余篇。

本次讲座是一场信息量非常大的报告,冯老师回顾了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平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的特点和原理,说明了当前机器翻译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冯志伟老师首先从翻译的起源、当今世界的翻译需求讲起,指出当今翻译市场许多翻译需求无法得到足这凸显了发展机器翻译的必要性。基于此,冯老师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和基于神经网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机器翻译关注语言本体,以短语结构语法等为基础,研究人员力图编写完备的规则让机器模拟人类的翻译过程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他认为该类机器翻译应用场景局大、研发过程耗时耗力且翻译正确率有待提高;第二代机器翻译基于统计数据完成翻译过程。基于统计的翻译系统的机器翻译体系正确率大幅提高,是目前的主流;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翻译系统运用了语言学的词汇分布方法扩展了向量概念。他指出语言学理论及其方法在人工智能中也是可以大展宏图的。目前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能够翻译新闻文体,日常口语文体,但是机器还不具备人类的思维能力与不能体验情感,因而在文学作品及需要隐喻,修辞功能的语域中还难以胜任翻译。因此机器翻译取要取代人工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各位语言学研究者及语言教学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无需担忧职业前景。

讲座结束后是师生的提问交流环节,气氛十分热烈而融洽。在自由提问环节,外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宋捷、求是学院新生周优涵、外语学院梁君英教授分别向冯志伟老师咨询计算语用学、机器翻译能否模仿人的神经以及机器翻译在口译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冯老师一一给予详细的解答。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仍久久留在会议室与冯老师探讨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

至此,“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讲座圆满落幕,参加讲座的师生在向前辈表达敬意的同时,深入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的新形势和新发展,真正实现了学科交叉、学术交融、学者交流的目的。

文:马魁梓

图:何文忠

2018年9月28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28A21YE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