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区块链关于去中心化的深度剖析

区块链行业的火爆让“去中心化”这个词汇迅速被普罗大众所熟知,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凯文·凯利(也被人称为KK)在《必然》一书中早就有过阐述,KK被很多人所熟知是因为他的一本《失控》在20年前就预测了今天正在发生的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共生、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

当年我没有完全理解《失控》一书中的所有精髓,不过KK提到的“蜂巢思维”和涌现的思想倒是让我窥探到了去中心化的皮毛,后来的很多书籍都有提到过涌现一词。蜂群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有效共识。我们观察每一个蜜蜂个体时,也许会觉得它们的行为毫无章法可言,但是作为整体的蜂群却涌现出惊人的一致和协调。

食材和维生素

这段时间重读《必然》发现,KK早已给出了关于去中心化的进一步解读。1993年KK作为主编的《连线》杂志本着进行一场伟大实验的精神,上线了“热线”,也就是一种由用户自发产生内容的在线杂志。但它未能运转起来,他们迅速地投入了编辑力量,添加了由编辑提交的文章。用户可以提供素材,但在发表之前还是需要进行编辑。

自那以后,每十年都会有商业新闻机构再次尝试这个实验。

英国《卫报》曾试图利用读者的报告来运作一个新闻博客,但两年之后失败了。

韩国的“我的新闻”(Oh My News)网站比大多数尝试都要做得好,但这一由读者撰写新闻的机构运行了几年之后,在2010年又回归到了传统的编辑模式。

老牌商业杂志《快公司》(Fast Company)曾经签约了2000名博主来提供未经编辑的文章,但在一年后也停止了实验,目前仍然依靠编辑从读者提供的想法中提取素材。

今天我们熟知的维基百科其实也远非纯粹的去中心化。事实上,维基百科在向所有人开放的同时,也设置了后台的精英机制。如果一个人编辑的文章越多,那么他的编辑就越可能被保留。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骨灰级的编辑会发现自己所做的改动更容易被保存,即系统偏爱那些常年投入大量时间的编辑人员。事实上,这些一直坚持的老手就起到了某种管理作用,为维基百科这种开放的灵活机制提供了薄薄的一层编辑评判体系,并保证了其连续性。正是由于这一小群自封的编辑的存在,维基百科才得以持续运转和发展。

而绝对的中心化又很容易产生腐败,毕竟权力天生就是寻租的温床,自下而上的创造力自然就很难产生,这样的系统通常来说也会很脆弱。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一书中历数了中国从春秋战国时代到晚清的商业制度和活动,不管是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西汉时期的桑弘羊,还是中唐时期的刘晏、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都在刻意加强政府力量在国家经济中的绝对权威,以致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没有形成一股独立的商业力量,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和外敌入侵,都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每一次的重建都意味着商业的重头再来,作为商人的个体善终者更是寥寥可数。

KK关于去中心化的系统有过一段极其精彩的类比:

蜂巢思维寓智于愚,就好比是食物原材料,只需巧手烹饪即可成美味佳肴。而编辑工作和专家意见就像是维生素,即使一个庞大的躯体也只需要那么一点点;过量的话反而会变成毒药,或是不被吸收而浪费掉了。合适的剂量刚好足以激活庞大的躯体。正如Mozilla开源代码工厂的创始人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所观察到的,“在每个成功的无政府体系中总会存在一个长老会组织。”

区块链世界中的“去中心化”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关于软件世界里的去中心化给出了三个衡量标准,分别如下:

架构层: 在物理世界里,一个系统由多少台计算机组成?在这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忍受多少台计算机的崩溃而系统依然不受影响?

政治层: 有多少个人或者组织,对组成系统的计算机拥有最终的控制权?

逻辑层: 从这个系统所设计的接口和数据结构来看,它更像一台完整的单一设备,还是更像一个由无数单位组成的集群?——这个维度可能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做判断: 如果把这个系统分成两半,两部分里同时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那么这两部分能继续作为独立单元完整地运行下去吗?

从架构层来看,区块链显然是满足去中心化的。它由分布式网络组成,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全球范围内都有数万个节点(计算机),它们通过点对点的P2P协议以网状的形式彼此互相连接。在此基础上,公有链通过引入经济激励机制,保证了大部分理性经济人更倾向于做出对系统,同时也是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即公正记账,而非作恶。即使大部分的计算机奔溃了,系统依然可以正常运行。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国政府很难全面取缔比特币的根本原因,因为只要地球上有一个节点存在,那么比特币就没有消失,除非全球各国政府达成共识联合行动,但是每个国家都会基于本国利益考虑,小国的利益和大国的利益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要知道很多破坏性创新都是从边缘发起的。

从政治层来看,公有链应该说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比特币今天绝对大部分的算力是掌握在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虽然基于成本收益考量,他们没有动力依靠强大算力扰乱整个比特币系统,但是这种风险依然是存在的。

后来的莱特币和以太坊在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使得矿工不必通过不断加强计算能力来获得优势,结果是挖矿力量保持了更为均匀的传播,也获得了更多的民主。矿工们虽然仍有动力追逐新币奖励,但军备竞赛和电力使用已大不如先前紧张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莱特币和以太坊在政治层面上保持了更为彻底的去中心化。

从逻辑层来看,区块链恐怕怎么也说不上是去中心化,一套公共账本保证了区块链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不可能切分成多个子系统,即使大家一直在热衷讨论的侧链、分片、闪电网络等等,本质上还是要遵从维护同一套账本。

当然也有不少人主张逻辑层也需要尽可能地去中心化,比如来自 IPFS 的 Juan Benet 就是这样认为的。他的理由是,逻辑层的去中心化系统,往往在网络分区上更有生存能力。用说人话的方式来解释,就是“逻辑层的去中心化”在连接性比较差的世界里(比如偏远地区),它的运行情况会比较好。

这个世界需要平衡而不是极端

在技术落后的时代,中心化的系统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中国改革开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心化系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初期也是中心化系统占主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印度公司,它掌握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军政、经济大权;二战技术后,全球各国都倾向于接受凯恩斯关于政府应该深入介入市场经济的主张。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心化的组织开始向更为扁平化的中心化系统演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指出,经济系统中使用市场自发的价格机能成本相对偏高,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率,才有了企业这样的组织体,企业在大部分时候内部的交易成本都要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

但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让市场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分工越来越精细,通过外部的市场协作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开始慢慢低于某些大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小公司越来越多。单一中心开始向多中心演化,未来去中心化的趋势应该会愈演愈烈。

社会的演进本质上是遵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原则,不管是中心化组织还是去中心化组织,只要能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资源就会朝某一个方向涌动和聚集,而生产力的演进会倒逼生产关系的重构。有道是物极必反,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一直在寻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历史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两者的失衡和再平衡,这个世界不需要极端的中心化,也不需要极端的去中心化。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打赏。

当然也欢迎关注我的知识星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4G0UNG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