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建信人寿:优化架构,提升效能

“开门红”意味着企业一开年就有亮丽的销售业绩。对于保险业来说,“开门红”很可能意味着“全年红”。每年1月1号到1月3号这三天是保险公司最为紧张的时段,也成为IT系统最有压力的尖峰时刻。2018年的1月对于建信人寿而言,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新保单销售额达到158亿元,较2017年翻了一番,成为“开门红”完成最出色的一年。

建信人寿成立于1998年,自2011年股权变更以来,建信人寿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已进入全国寿险公司前二十名,形成了线上线下、面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并在深耕寿险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业务领域,开办资管、财险,介入健康、养老,保险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开门红”的交易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IT系统非常稳定高效地支持了业务的增长。根据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客户的单笔交易耗时约1秒,技术成功率高达100%。

建信人寿如何在业务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之下,用IT创新支撑业务发展、提升IT能力,《新金融世界》记者近日走近了建信人寿。

架构再造,双引擎提速

建信人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曾强

“为了迎接互联网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支撑‘开门红’业务的关键时点,建信人寿在2017年立项了核心效能提升中台系统建设项目,优化核心系统的处理能力。”谈起对2018年“开门红”的有力支撑,建信人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曾强回顾了刚到建信人寿时面对的新环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保险业新的销售业态对IT带来了全新的要求,当时建信人寿主要有三个主要销售渠道,一是银保通,二是互联网官网、微信,三是手机APP,三个渠道的销售压力都汇聚到后台传统核心系统上。

“传统核心系统在新单销售时只能达到20TPS的处理能力,2016年、2017年,开门红期间为了保证系统处理的稳定,对交易进行了流量控制,影响了客户体验。这让我们下定决心进行系统的优化改造。”

经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对原有核心系统的深入剖析,发现核心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瓶颈问题是:承载功能过多,造成新契约销售、保单的保全、理赔、查询、打印、财务数据处理等功能都在一个数据库里实现,不能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来动态地扩充处理能力,制约了处理能力的提升。

“保单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保单生命周期内业务处理交互复杂,涉及的数据非常多,这也是传统核心无法简单拆分的原因,而直接大范围的改动核心系统的风险太大,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实现效能提升,可能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处理,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不影响原有数据、不做数据迁移的系统效能提升方式——进行架构改造。”曾强告诉《新金融世界》记者。

经过严密地剖析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建信人寿制定的架构改造方案是在原有前端渠道接入系统与核心系统之间增加了一个中台系统,方案命名为:“核心效能提升中台系统”。该中台系统与传统核心成为同时存在的双交易引擎架构,交易处理时对业务进行分类分流,交易量大、时效性要求高的新契约交易主要由中台引擎承接,交易频率低的保全、理赔等传统业务仍旧由原有核心系统处理。

通过2018年开门红的检验,中台系统这一架构优化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目前的处理能力从20TPS提升到500TPS,性能提升25倍,能够支撑每小时100万笔的交易处理,不仅能够轻松应对“开门红”的传统业务压力,还具备了初步的互联网核心的处理能力, 对互联网保险促销、秒杀等业务场景能够有效的支撑。

大胆尝试,创新互联网技术

在传统的核心系统与渠道之间搭建了一个中台系统,用来加速处理,这既是一个架构的转变,又是为了未来适应互联网业务更高速发展的要求。

建信人寿信息技术部中台系统负责人孙强表示,传统的核心系统是把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在10年前的环境下是适用的,而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带来了大量外部客户的访问和使用,这对传统的保险核心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保险业在引入互联网技术时大多数较为谨慎,大多数保险公司主要是在外围系统中引用互联网技术,而建信人寿的突破点是在核心业务中大胆创新并引入互联网技术。”

敢于对核心系统进行深度“解剖”和重新构架,建信人寿主要考虑和解决了五大问题。一是技术的成熟度,要同时保证交易处理的高性能和数据的完整性;二是要保证中台与传统核心并存情况下的数据一致性;三是建设中台时对原有的数据模型需进行重构;四是优化计算模型提升计算效率;五是架构设计要同时实现应用和数据库的横向扩展。

中台系统在对传统核心系统的解耦和剥离主要体现在其功能设计上,一是把新契约销售从传统核心系统中抽离出来,二是设计实施了数据交互平台,实现了中台系统与传统核心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高速双向同步。

在系统自动横向扩展情况下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同时保证数据一致性也是项目建设的难点和亮点。建信人寿在中台系统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分布式缓存方案,将传统数据库的数据加载到分布式缓存中,提升数据的查询效率。原有的数据库只能是纵向扩展,在引入分布式缓存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中台系统的横向扩展,并且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优化了原系统的保单设计模型,提升了数据落地效率,并降低了开发风险,并且在数据库层面上也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横向扩展。

系统改造完成之后,信息科技部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紧接着实施了第三方测试,从最初的单系统压力测试到单系统的非功能测试,再到全链路的非功能测试,包括异常场景的切换以及演练测试,共设计并验证了32个异常场景的应对方案,在技术上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能会出现的异常问题都列入相应的解决预案中,所以建信人寿在面对真正“开门红”的交易高峰冲击时能才能足够从容。

自主可控,面向未来

“目前500TPS的处理能力是一个新起点,具备了横向扩展能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处理性能,以适应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要求。中台系统建设的项目目标是支撑‘开门红’,同时也是通过这个项目锻炼IT团队,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磨合,为未来系统的长期维护与不断创新打好基础。”

建信人寿在中台引进一套分布式架构体系,其中部分产品属于开源产品,虽然在互联网公司运用较为广泛,但在保险领域中运用的还是相对较少。建信人寿引入新型的技术框架完整周期是6个月,其中2-3个月用来做架构的选型以及数据模型的调整包括整个架构的设计。

对于开源产品的选择,曾强说:“开源产品有很多,从金融企业的角度来说,要选择风险可控的产品,所以建信人寿在开源产品选型时,也是通过不同的分析来选择哪些是最符合建信人寿实际情况的开源产品,同时选用保证实施时是自主可控的。”

据介绍,中台系统的新契约模块采用了单元组模块化扩展的思路,用3个AP+一个DB的处理方式,把大量的硬件投入转化为软件投入,一方面保证整体成本的节省,一方面保证建信人寿IT团队对技术的自主可控。

建信人寿中台系统新契约模块的成功建设,很好地满足了建信人寿新契约业务的发展,后续将持续的完善功能和优化系统,包括保全、理赔等功能的完善,为建信人寿后续业务快速发展以及公司战略转型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互联网与保险的结合,使保险行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互联网为传统的保险行业注入新元素、新活力,拓展了保险行业的发展空间。IT从支撑业务系统逐渐转变为助推和引领业务,帮助保险企业聚焦客户新需求、开拓保险蓝海,驱动保险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保险运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重要驱动力,也是创新与发展核心能力。建信人寿中台系统的建设,为建信人寿后续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为传统保险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转型与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道。

-------------------------------------------

《新金融世界》杂志邮发代号:2-111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7B1M7G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