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蓝角:一枚铁钉悄无声息钻进树干,好书就是这枚铁钉

阅读不是一味的索取,

更多时候,

它是书与人的平等交流。

——蓝角

● ● ●

读书,是一个人的寻找

Q1: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书的情形吗?我指的是心灵接触或者说心灵震撼的那种。

蓝角:说来蛮有意思的。第一次让我为之一振的书,是家里老房子香案上一本破烂不堪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那是文革时期,我年龄尚小。但书里的文字和绘图真让我大开眼界。尽管我还不能完全读懂,但那些文字带给我的新奇感我一直记忆犹新。尤让我珍惜的是,这种感受一直持续至今。

Q2:你花钱买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它给过你怎样的好感或恶感?

蓝角:如果小人书算的话,我花钱买的第一本书应是无名小店里的《三毛流浪记》。那个有三根头发的小家伙多像我啊。它几乎陪伴了我整个成长期。自此,一个可怜的遭人欺负的小人物命运,在心底深深扎下了根。

Q3:迄今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谁曾经充当过你的文学“先父”或“教父”?

蓝角:受到影响的中外作家有很多,不大好说。只是回头来看,在人生不同阶段,我会选择一些让自己更信服的作家。我厌恶跟风。那些在茶楼和饭局中众口争相谈论的作家,很少能激发我真正的阅读欲。读书,是一个人的寻找。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书,有可能就是我的圣经。我宁愿让一本这样的书把自己带进茫茫黑夜,不管前头有无曙光,摸着走下去就是了。我没有文学的“先父”或“教父”,在我面前,心灵高于姓氏。

Q4:你的童年缺乏书籍吗?如果缺乏,你想过怎样的法子,将它们弄到手?

蓝角:我在乡下长大,小时候基本读不到课外书。即便是课本,在那个年代大致也乏善可陈。巧的是,我有个爱看书的父亲,他总能从不同渠道拿来些好看的小说。我看到的《红楼梦》《水浒传》最早都来自他的床头。稍大时,我读书的念想几乎无法克制。我曾想法子讨好一个在镇文化馆代班的村里人,我到河里捉鱼、去地里偷摘西红柿送给他。他对我也不错,时不时带回几本书给我,并反复叮嘱我不可把纸页弄皱。《西游记》和一本有关唐诗的书(记不得书名了),都曾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Q5:你反复重读的书是哪几本?最多重读过几次?

蓝角:大学毕业到现在,我一直读鲁迅。《红楼梦》这样的书也读过好几遍。记忆里最具冲击力的阅读事件,应发生在大学期间。那年,友人从京城送我二本北大五四文学社编印的《新诗潮诗选》,这套白皮书我读过不下几十遍。它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那种震荡,真让我无法言说。其它类图书,我读得最多的是卢梭的《植物学通信》。这是本充满生命能量的书,严谨细腻又充满温情。

Q6:你阅读最多的阶段是在哪个时期?有人说失意、失恋或工作上的受挫会使人想到求助于书。

蓝角:最多的阶段在大学求学期和步入中年后。读的多,自然重要,但现在倾心于最有价值的阅读。世事繁复,人生跌宕,书便是生命的最好陪伴。好在,每本书比你更沉默。它如同你最忠实的朋友,站在书柜的某个地方,守候着你,时刻等待你的突然出现。

Q7: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你熟悉你所在地区图书馆的位置吗?它们与你的距离分别有多远?你还常去图书馆吗?

蓝角:我对合肥城与书有关的场所还算比较熟悉。去一个陌生地方,跑得最多的也是大大小小的书店。因为书,城市变得不再陌生;也因为书,人和城的距离被大大缩短。前段时间,市图书馆在我居住的小区开了个免费书舍,在这里,我甚至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与图书馆同步的最新版图书。真是太棒了!我已经开始喜欢这个地方了。除了能看到不少自己想读的书,它还可以为我节省一笔不小的购书费用。

Q8:请描述一下你的书房。有些人的卧室里也堆满了书,如果你愿意同时描述一下你的卧室,那么我们也很欢迎……

蓝角:书,一直是我屋里最重要的主人之一。这些年搬过几次家,书房的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新提升。我交际较少,家里来客也不多。但我的书房一直保持着少有的整齐干净,且充满人气。每一本书,在我的书房里都各得其所。当然,正在读的书、最近可能用得上的书,我会摆在茶几、床头和其它更方便的地方。临睡前,我会读点植物学方面的文字,它们总让我在一天的繁忙后,有个算是不错的收尾。

Q9:在接受访谈的这一周里,你的枕边书是什么?假如你正在出差的路上,你带上旅程的是哪一本?

蓝角:这一周正逢狗年春节。除了和家人团聚,有大把时间可以读读闲书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四,读了三卷本《子恺随笔》;之后又翻了好玩的《先生馔》和《莨山草木情》。我一个人出行,肯定会带上一两本好读的书。到了外地,也很少主动去联系朋友。我大部分植物学图书,都是在旅途和酒店里看完的。

Q10: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坦的阅读姿势,你是窝在沙发里还是躺在床上?是边喝茶还是边抽烟?

蓝角:讲究不多,怎么看都成。我理想的读书状态是身体上不太过疲劳,注意力能相对集中。心里装着太多事时,我很少去翻书。更不会用读书去排遣什么,读书就是读书。我也常窝在沙发里翻一些东西。睡前或醒来在灯下读书,已是多年的老习惯,看累了好睡觉。

● ● ●

阅读,是两个灵魂的偶遇

Q11:假如地球就要灭亡了,有十本书可以“幸存”,你希望是哪十本?

蓝角:为什么会有这个假设?如从我终极书单里选出十本(套),它们会是:《唐诗三百首》、《红楼梦》(曹雪芹)、《随园食单》(袁枚)、《鲁迅全集》(鲁迅)、《白鹿原》(陈忠实)、《中国植物志》、《城堡》(卡夫卡)、《瓦尔登湖》(梭罗)、《麦田守望者》(塞林格)、《植物学通信》(卢梭)。

Q12:假如未来有一种记忆芯片,能够将书籍植入你的脑袋,你愿意接受吗?如果愿意,你打算接受什么样的书?

蓝角:不愿意,怎样置入脑袋?这太恐怖了。何况我从不指望自己的脑袋全腾出来去装书。假如这个设想成立(我以为完全有可能),那么,你身上得装多少有着不同功用的芯片啊。我的疑问很简单,一个人,仅是各种芯片可怜兮兮的工具吗?

Q13:你觉得未来的文学创作会不会被微软小冰那样的机器人取代或部分取代?你会看这些机器人的作品吗?

蓝角:完全取代几无可能,除非这世界已被机器人掌控。去年8月,我熟悉的卫生领域举办一次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名特殊的“考生”——人工智能系统“智医助理”,也与53万名医学生及医疗从业人员一起,参加了前后四场、有较高难度的笔试。这是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机器人首次与人类考生同步参与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首次应答能力测试。经专家阅评,“智医助理”总分456分,位居全国考生中高等水平,分数超过今年我们安徽90%以上考生。机器人,首次通过了医学领域综合笔试。人工智能的空间,真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人类最终不是机器人的对手。它到来的那一天,将是这个星球冰凉的永恒黑夜。我不会读任何机器人的东西,正像我无法理解一些人用笔墨无端赞美水泥与钢筋。你能告诉我机器的血到底啥颜色?

Q14:如果有一台机器可以“翻译”或记录你昨晚的梦境,你愿意尝试吗?因为你很可能在梦里正遇见一个奇妙的故事,或一长串漂亮的文字。

蓝角:我很少回忆自己作过的梦。如果真有这么台机器,我倒很乐意看看昨晚的我到底怎么啦。我觉得梦是生活与情感的另一种激荡。尽管不再年轻了,我还是期待自己的睡眠里一直有梦出现。

Q15:你每年花多少钱买书,多少时间看书,譬如一天平均两小时……

蓝角:一家人都是书虫。买书,是家里最日常最基本的一项开销。每个人大概按自己的兴趣,去店里或网上购书。因为太过频繁,也极少算计在这方面具体的开支。一年一二千、一两万好像都有过。买书的感觉与每天去菜市差不多,觉得这钱省不得。早年买书有收藏的成份,近年可以说完全按自己的兴趣买,所以只要买来的会必读无疑(很多书迫不及待读完)。我平时工作较忙,每天的读书只能维持一、二个小时,双休日和放假,除了锻炼身体外,我基本把时间都花在读书上。

Q16:你希望从阅读中获得哪些东西,社会生存术?待人处事的智慧?知识上的满足?情感的感知?抑或生死终极问题的解答?

蓝角:阅读是生活。我不希望自己的阅读附加更多的目的性。阅读不是一味的索取,更多时候,它是书与人的平等交流。从这个意义上看,读书,就是彼此给予。

Q17:阅读会为你带来快乐吗?如果有,这种快乐是浅层的还是深层的?

蓝角:我不知道你说的快乐指的是什么,更不会为寻找快乐而去读书。阅读,是两个灵魂的偶遇。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是快乐的。经历越多,时不时会愈加怀疑所谓快乐的真实性。但我承认,一次好的阅读,注定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我常想,一枚铁钉悄无声息钻进树干,好书,就是这枚铁钉。

Q18:你会在与友人聊天时互相推荐书目吗?你信赖友人这方面的推荐吗?

蓝角:很少与朋友讨论读书的事,我怕自己说不好。我的朋友大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他们说到的一些书目我肯定会留意。也会去买朋友推荐的书,但不多。我平时读书较少受人影响,因为我渐渐明白,自己的趣味正背离许多人。别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在我可能毫无意义。

Q19:听说,你为乡村孩子买了一些书寄去,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

蓝角:我在当当网上选购了《植物学通信》(第二版)、《昆虫记》、《博物人生》、《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瓦尔登湖》、《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种子的故事》和《我的村庄》。几本书有着共同的东西。我希望孩子们能早点读到这些书,哪怕是他(她)们可能感兴趣的一两个段落。我甚至期待这些有生命力的书,会在这些孩子心底能播下几粒种子,让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更热爱自然,更尊重生命,一起善待我们共同的星球。

Q20:如果你想让你的某个友人也来回答上述问题,你想@谁?你最想他来回答哪一个问题?

蓝角:那你们问问小说家陈家桥吧。第三个问题如何?

蓝角是阅读公益活动“名家捐书”的参与者,他为阅读资源匮乏的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中心小学的学生购买了如下图书:

- 蓝角的未来书单 -

《植物学通信》

《我的村庄》

《昆虫记》

《博物人生》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

《种子的故事》

《瓦尔登湖》

铁锁乡中心小学的学生

阅读蓝角为他们挑选的书籍

「本文中出现的其他书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三毛流浪记》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新诗潮诗选》/《植物学通信》

《子恺随笔》/《先生馔》

《莨山草木情》/《唐诗三百首》

《随园食单》/《鲁迅全集》

《白鹿原》/《中国植物志》

《城堡》/《瓦尔登湖》/《麦田守望者》

「其他书单」

注:封面摄影 | 蓝角

- END -

『名家捐书』

2018年,

树冠文化旗下的未来文学工作室

和幕天公益携手,

邀请文学、艺术、商业等各领域的名人名家

为乡村少年挑选、购买图书,

并寄送至图书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

如今,已捐书支持该项目的名家包括

胡续冬、胡桑、茱萸、朱琺、凌越

冷霜、敬文东、冯俊华、西渡、蓝蓝

陈东东、何小竹、金仁顺、红土、黎衡

钟鸣、黎幺、张桃洲、蓝角、余怒

陈梦雅、何平、了小朱、秦三澍、施笛闻

鲁敏、须弥、桑克、孙智正

弋舟、郑润良、陈崇正、叶辉、王嘎

陈集益、黄惊涛、贺奕、泉子、一行

魏微、朱庆和、张伟栋、侯磊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6G0AXQ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