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事合同文件管理常规工作的,是绝大多数企业法务或风险管理人员,甚至是律师的日常工作。合同审核,也是占据了企业法务工作60%的工作时间。合同的审核的质量高低,合同日常管理的效率,不但决定了法务工作的质量,也会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
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快速进入到各种领域。不少人工智能的倡导者认为,终有一天人工智能系统将能够完成一个公司所有的企业法务工作。人工智能快速的处理以及大数据的检索,能够完成连续和实时的合同审查管理,大批企业法务将从事务性的合同审查汇总解放出来,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将不再是一种工作常态。
这里,笔者不禁要提出一个观点: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或是法务工作是一个好主意吗?或者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将人工智能作为提高工作质量的工具?
细节至关重要
这里我们从企业法务日常工作的合同审查入手来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合同审核是合同签订双方利益博弈的内容。法务在审核合同时,首要掌握的原则便是在实现商业目的的前提下,排除本企业的潜在风险。由此,我们便知,符合企业商业目的的合同审核,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合同修改,而是动态的贯穿合同签署到合同执行全程的监督。
其次,企业合同管理,从合同自身结构出发,除标准化的合同构成八要素(主体名称、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地、违约责任、争议解决)之外,仍存在大量的非标准化注意事项的审核。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法务,重点应关注那些非常规的审核操作,而不是标准化的常规部分。
当今几乎所有的业务往来都可用以某种电子数据格式进行保存,但这恰恰增加了数据管理的风险。例如,许多企业将采购订购合同以PDF格式的文件来保存采购数据,而针对这些订购采购信息在合同执行的物流运输或执行管理时候的信息记录,多数与合同本身是割裂开的。一旦这些订购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法律风险,截止到目前,仍需人工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文件手工导入到总体采购合同之下,才能让法务人员更完整清晰的发现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人工智能执行这些任务,我们不仅需要为它提供正确的数据,还需要基于该数据提供正确的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对我们确有影响
与人类相比,机器在执行数据采集等重复性以及费时费力的工作方面表现突出。
机器以及人工智能推动的技术将减少企业法务在数据采集,法规搜索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寻找相关信息、从文档中提取相关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用的格式等工作曾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人工智能将最大程度地减轻这些负担,让人们只需要执行复核、分析和审计工作。
掌握人工智能这一工具
企业保留法务人员是为了协助整个公司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而真正的法律风险把控只能通过深思熟虑的检查和判断——人类做出的判断,才能实现风险管理。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为企业法务提供协助,获取、处理和挖掘企业各项管理系统所生成的海量数据与文字。机器虽然可以更快速、更全面地识别海量数据和异常,可企业法务刚工作更多的价值是来自于对模式或异常情况背后原因的调查和推断。只有人类,才能整完成的阐述大量搜索结果背后的真实情况以及判断。
科技的进步总是能够不同程度地解放人类的双手,且一次比一次更深入、更细化。初级的、机械性的、标准化的事项可由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复杂的、因案而异的事项仍需企业法务人员的主观判断与处理。尤其是诉讼和并购,基本不可能被取代。“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这也要求企业法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见,加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您关注的,我们专注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