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第9课互联协议仍沿用」
根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我们制作了一系列配套资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案例选自“第二单元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了解物联系统从互联网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学会使用应用程序接口。本节课要了解HTTP通信的基本过程,认识传统互联网协议在物联系统中的局限性。
01
视频资源
1
获取互联网数据方法
在互联网中,HTTP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协议。物联网在发展前期沿用了传统互联网的通信方式,其中也包括了HTTP。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会通过提供API(应用程序接口),API可以理解为不同软件或应用之间的“桥梁”,使得它们能够交换数据。设备通常会使用HTTP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以访问服务器并获取所需数据。
02
学习活动:
利用HTTP获取互联网中的数据
1
活动目标
使用HTTP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以访问服务器并获取所需数据,在主控板上显示获取的数据。
2
活动准备
硬件清单:主控板、数据线
软件:mPython软件(下载地址:https://www.labplus.cn/software )
3
活动过程
硬件连接
连接主控板与计算机。
程序编写--图形化代码
导入网络请求模块,连接WiFi。填写API的网址并发起网络请求,获取API返回的数据。解析返回结果,API返回的数据一般为XML或JSON格式的字符串,可以通过ujson库将其解析为字典数据类型,并从中提取日期数据。
程序编写--Python代码
把程序烧录到主控板。点击刷入,控制台显示刷入成功信息即可查看效果。
效果演示
屏幕上会显示从网络中获取的数据,实时显示当前日期。
03
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HTTP主要面向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如浏览器或物联设备)必须主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数据。在物联网环境中,这意味着设备为了实时响应可能的远程控制指令,需要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以检查是否有新的指令。
这种模式不仅消耗物联设备的有限资源,使得能耗增加,还可能对服务器、传输网络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尽管HTTP在传统互联网应用中表现出色,但它并不完全适合物联网场景,特别是在需要高效、实时通信的情况下。
在物联网场景中,网络通信协议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以适应各种设备和应用,如低功耗、低带宽、低延时、兼容性等。
04
资源分享
以上程序能直接从mPython软件中打开使用。点击教程,教材案例,选择义教教学指南八年级代码,选择图形化代码。选择第二单元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直接加载程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