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周鸿祎:PPT华丽的形式掩盖了空洞的战略

12月26日,周鸿祎在新发布的视频中指出PPT开会存在诸多弊端,他认为PPT华丽的形式掩盖了空洞的战略,像黄仁勋、贝索斯、马斯克等都不用PPT。其核心观点是,PPT是给外部人看的,就像给外面的人画了个大饼,在内部展示时形式大于内容,导致战略空洞被掩盖,一些成功企业家并不依赖PPT进行工作展示等活动。

据我所知,在一些公司,将文字稿改成华丽的或酷炫的PPT,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核心竞争优势。其实,由对内容不理解的人将文字稿转变成PPT,经常会仅留下干巴巴的概述文字,而缺少了对精华内容的展示。还有另一个极端,一页PPT包含了丰富的元素,以至观看者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了。就像这个:

这个是个发布会中的汇总图,之前先分别讲了细分图,这张图,总结一下,还好。有的是在讲话中或产品展示中,一页包含了非常多的元素。

更恐怖的是“大屏”。有了几米乘几米的大屏幕,经常会发现有人希望在一个屏幕上,展示所有相关的内容,将屏幕分成八块、十块,每块展示不同角度的数据、图形,甚至一屏有多个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并以此称是“大数据”。但数据经常会掩盖了重点。

与PPT类似的还有“新八股”。大段文字,大量排比,还“生造”词汇。短的有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排比,长的有十几、二十个字的排队,而且大排比套小排比。其中还包括新词、新组合、新写法等等。大部分都是“简明扼要”,一带而过。直接看新闻稿都很费劲,就不用说是在大会上听发言了,讲的人讲得口干舌燥,听的人听得昏昏欲睡。

有次在某国际会议上,某领导发言中用了大段大段的排比,我讲同声翻译调到了英文,发现很多排比都给略掉了。后来问一个翻译,他说,根本翻不了,多个意思相近的词并列,在英文中都没有对应的词,如果对应的翻了前面的排比,后面的发言就可能跟不上。反正领导也不知道,会议主办方也没意见。

例如年度工作总结就应该包括:上一年底目标完成情况,成绩、问题,下一年工作安排。每一项都应该可描述清楚,可衡量,而非停留在宏观指导、大方向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qZtGK6_dI2s9v49VYjSDq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