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黄思寰学长专访

大佬简介

黄思寰

2014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保研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金融硕士

曾任 同济大学数学建模协会 会长

曾获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采访现场

就是这位大佬

采访干货

很荣幸能够通过数学建模协会这个平台采访到黄思寰学长。曾经的数模协会会长,保研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数模竞赛国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美赛M奖的获得者,相信您与数学建模以及数模协会一定有很深的渊源吧。

我是在大一下的时候加入协会,大二上学期当上会长,大三卸任,两年多的时间,非常感谢李扬帆老师、陈雄达老师和所有一起工作过的同学们的信任,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那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数学建模协会工作期间,令你难以忘怀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呢?

很多难以忘怀的吧,印象最深的是16年的办的年会,本科生、研究生与老师们共来了几十号人,我们坐在像哈利波特里那样的长桌聚餐,还有协会成员精心准备的晚会节目;数学建模协会的成员们还是很全能的,我们还给许多核心成员颁发了聘书。这种仪式感,展现了我们是一个壮大、团结、很有凝聚力的群体。

相信这段难忘的回忆也必将镌刻在您的记忆中,每每忆起,都有所触动,有所收获。我想,对于初接触数学建模的同学来说,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长您当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当初刚当上会长,自己并没有系统地参加过课程,所以自己看题目、遇到问题也没有什么思路。克服的话,就是多练、多参加比赛、科研,在实践中逼迫自己提高,有压力就会有成长。在大二上学期结束后,参加了美赛,之后就对建模比赛的流程有了一些体会,会越做越顺手。

这里也很感谢王泽霖,他是我来自土木学院的队友,也是协会的核心成员,我们两次组队参赛,让我感到了他的耐心与冷静。在参加美赛的时候,他总是能从论文写作的角度合理分配任务,一起轻松、有效率地完成建模。

总而言之,数模提升一方面靠自己学习,另一方面也靠向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学习,我觉得我从数模协会的前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嗯,的确如此,所谓的困难在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行动面前,只有土崩瓦解的份儿。除了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您觉得数学建模带给您的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

一方面在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如何呈现自己的方法与结论。就比如说论文在建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科学、严谨、有层次地编写论文,注意论文的格式。在数学建模中学到的文字能力,对我帮助很大。比如在外面实习时,有时要写三十几页的报告,通过数模培养出的文字能力与逻辑,会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是的,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去经历了,一定会带给我们独一无二的收获和体验,而这份经历,也将为我们的生命积累厚度,增添色彩。聊了一会儿数学建模,让我们换个话题,谈谈您与数学建模协会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吧。您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首先,这是个成绩拔尖的组织。刚入协会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起开会,我听到有人说“成绩考差了,这学期绩点4.85”(笑)。当时大一上学期成绩不算理想,加入协会后感到了压力,之后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这是个有趣组织。数模协会的核心成员们不但成绩好,还都有着自己非常擅长的兴趣爱好。

然后,这是一个负责且有执行力的组织。大二期间,筹备活动的时候工作很忙,学习也忙,但核心成员们只要承诺了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即便是熬夜也会完成。大家都能平衡好工作、学习间的关系。

最后,希望后面协会的核心成员们也能有这样的能力。

确实如此,虽然我刚刚加入这个组织不久,但也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它高效的运作以及融洽的氛围。那学长觉得,参加数学建模协会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对自己的改变:

直接结果:美赛M奖,国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能丰富自己的简历,数学建模让我的简历上有了较为有力的几行字,为我敲开了有价值、感兴趣平台的大门,为大学中科研、实习助力了不少。总之,数学建模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能丰富你的简历,为以后进一步的工作学习奠基。

性格:不怕困难,胆子更大,面对科研、创新项目觉得不再害怕,因为之前数学建模已经解决过很难的问题,再碰到教授给的问题时,也会更加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

嗯嗯,学长的这一番描述,让我等新人对数学建模协会有了更多的期待,相信数学建模协会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份温暖的记忆。因为我们数学建模协会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那对于学习数学建模的同学,您有什么推荐的教材吗?最好能够分一下阶段,比如初学者,进阶者他们各自该选择什么教材?

数学建模(姜启源)。进阶的话,种类很多:比如最优化理论(陈雄达老师的课),计算方法(殷俊峰老师的课),微分方程(周羚君老师的课)以及多元统计等等,都会对建模有作用。事实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模型,关键看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对感兴趣的方面做深入的了解吧。

哦,看来选教材还很有门道呢。那我们知道,建模其实离不开编程,有很多同学都对如何学好编程很感兴趣,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吗?

对我来说,编程入门之后,每一次建模或是科研里的编程主要还是靠现学现卖。平时的话,编程还是要自己练,熟悉基本语法后,要提高熟练程度和仔细程度,数院还是给了我们较为丰富的编程训练。保证编程不出错的情况下,主要难度还在算法本身;比如做了某项展开或近似估计的时候要考虑有没有导致过大误差,再比如结论正确了的情况下如何将程序加速,说的很笼统但其实都涉及到数学推导的论证和数值实验的验证。

想问一个小问题,如何入门MATLAB?

听项家梁老师的选修课,买几本基础的书看看,自己拿些道题目练习。

学长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思路呢。相信要参加数模竞赛的同学一定会好好收藏您这份干货的。学长本身是参加了美赛和国赛,是吧?能不能跟我们聊聊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里面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笑与泪呢?

两次参赛我们都有较为科学的时间安排,所以我们都是比较轻松、快乐地建模,最后一天还会在一起开心一下,去东北人家吃个饭(笑)。当时有个插曲,建模期间借了一个充电器给队友,他说“一等奖答辩的时候还我”,当时大家都迷之自信哈哈。所以建模一定要找到合适的队友,我的队友都是数学建模协会找的(笑)。

嗯,去经历,去感受,然后总结反思再出发,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向前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采访也渐进尾声,最后,您有什么想对学习数学建模的学弟学妹以及数学建模协会成员说的吗?

我是希望大家在建模协会,能够确实收获到一些奖项,把数学建模协会、比赛作为一个跳板,而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我希望大家能借助这个跳板跳得更高,能为自己的简历添上非常光彩的一笔,也就是说在未来升学,申请研究生,申请科研的时候,能够吸引到对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人。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能力、没能力,你要通过什么体现?那就是你的获奖、经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把数学建模作为一个跳板,跳得更高、更远。

好的,相信大家也都一定感受到学长您的拳拳爱护之意和嘱托之心。本期采访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黄思寰学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更难能可贵的是,您在采访中就我们的问题所给出的具体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案,以及您自己提到的关于数模和数模协会的那些温暖的记忆,对于学习数学建模的学弟学妹以及数学建模协会成员,都有着莫大的鼓舞和振奋作用。同济数模和数模协会一定会越来越好,也祝您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记者 | 柯妮宏 王馨怡

编辑 | 肉 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507B1BXI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