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工翻译么?

换个角度看世界

你好,朋友

Best wishes for you

当AlphaGo在围棋界所向披靡,Skype开始支持实时翻译功能,电视节目、杂志、网络……各个媒体都在宣扬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日益成为可能,人们在满怀期待的同时也不无忧虑。这种期待与忧虑也在翻译界弥漫。人们在问,人工智能最终会代替人工翻译吗?如此一来,是否意味着大多数译者将面临失业?

在人工智能大肆吹风的环境下,首先要被取消的是很多不需要太多脑力劳动的工作,比如需要精确数字控制的生产线,数据分析师,银行工作人员等。

事实上,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带来的冲击将会是致命的,承担不要求准确度的简单翻译任务的普通翻译人员将被机器彻底取代。

现在的翻译软件,仍然无法代替正式的翻译。现在一些基本意思歧义,翻译软件对于多重含义词语无法处理,书面翻译尚且搞不定;语言翻译的自主决策度很高。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好多单词。法语里面光一个“说”字就能有:dire, parler。算上其他带有“说”的意思的单词(我只能说简单的列几个):expliquer, informer, annoncer, préciser, déclarer, prononcer, indiquer…。即使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上有很大的发展,也不能替代人类通过自身经验,加之右脑的抽象分析得出来的语言翻译。

文学性强的作品的翻译,机器很难胜任。翻译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机器没有创造性,不懂得文化、审美、艺术,而这些却是译者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必不可少的素质。

至于专业领域的翻译工作,目前看来,机器还不能胜任。但不能翻译的原因并不是其内容上有多么艰涩。事实上,专业领域翻译的难度其实不高,每个领域除了业内惯用的专有词汇以外,句法上往往还是严谨规范的写法居多,但专业翻译要求极高的准确性,机器无法承担出现错误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很多时候,一些过于专门的文件的翻译工作往往是由其领域的专业人士亲自上阵翻译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概念的翻译极端拗口,符合逻辑而缺乏美感。

上条提到的问题在书面翻译上解决不了的话,同传更不可能了,因为每个人的发音各不相同,机器的语音识别还做不到精准,所以就不用提同传了。现在机器只能做普通话和标准德语之间的简单翻译,稍微带一些语音,就搞不定了。语音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后才是同传翻译技术。

宏观来看,从思维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线性思维,而翻译是一个灵活应变的工种,只有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能将中文的诗句或者一语双关语翻译出来,我无法想象机器能做到这一步,起码短期内不行。

因此翻译这份职业未来不会消失—至少是短期内,但会有部分专业性和创造性不强的翻译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当新的技术出来,只要你在你的领域做得足够好,被淘汰的可能性便不高,因为高质量的人才永远是稀缺的。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维度上,我们无法预估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以任何职业都不那么安稳了,人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调整认知和行为方式,以适应这个社会,这样才能够永不失业。

分享世界点滴

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无畏时间

做有温度的公众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4G0IRB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