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急检查3个致命细节
1️⃣ 【页码刺客】
翻到致谢页,按住鼠标滚轮往下滑:
封面有没有偷偷出现页码
摘要的罗马数字和正文数字接得上吗
千万别出现“第1页第3页第2页”这种鬼故事 。
2️⃣ 【目录黑洞】
打印纸质版!拿红笔对着目录一条条划:
标题和正文完全一致(特别是“第一章”和“第1章”这种坑)
图表编号连续不断档(别出现“图2.4”后面跟着“图2.2”)
3️⃣ 【参考文献惊魂】
按住Ctrl键狂点所有文献编号:
点击[5]真的跳到第5条文献
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1/3(老旧文献会让专家皱眉)
警惕:“小红书网友说”、“知乎匿名用户”混进参考文献列表
二、5个保命操作(现在就能做)
4️⃣ 【查重绝杀】
把标红段落粘贴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
用语音转文字听一遍——机器读不通顺的地方,立刻改写!
5️⃣ 【专家视角】
把摘要和结论发给非本专业的室友/对象:
如果他们问:“你到底是研究啥的?”
马上重写!(记住:专家也可能不是你这个方向的)
6️⃣ 【错别字大扫荡】
Word搜索这些词:
“的得地”混用 / “通过…使得…” / “综上所述”出现5次以上
(换掉!立刻换掉!)
7️⃣ 【打印店陷阱】
去打印前一定要:
转存PDF再关闭文档(防止格式错乱)
带U盘+电脑+充电线(打印店电脑可能没有你用的字体)
8️⃣ 【防崩心态】
在手机里存好:
导师最近一次夸你的聊天记录
实验成功那天的照片
学校心理咨询室电话(24小时有人接)
三、最后24小时救命锦囊
9️⃣ 【专家最爱挑刺区】
把“创新点”单独列成1页纸:
“和已有研究相比,我首次发现了…”(不超过3条)
在第五章“不足与展望”里埋个钩子:
“由于时间限制,未来将继续研究…”(给专家留个台阶)
【科研的尽头是玄学】
给文档改名为“已通过版” ,哈哈哈。
出门前摸摸实验室的仪器(告别仪式感)
如果此刻你正在哭,
记得看看三月写下的开题报告——
当时的你连目录都不会做,
现在却整理出了几万字的成果。你已经很棒了。
最后,你现在要做的:别刷手机了,赶快转发给同门互相检查,或则自己好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