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他写的《三体》风靡全世界,摘下雨果奖的科幻大神刘慈欣:假如未来不需要工作,人类可以做什么?

邀请科幻作家来参加我们都市快报的未来生活节,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就是大刘。

遗憾的是,当我致电身在山西阳泉的刘慈欣时,他告诉我,“最近的生活重心是陪伴女儿,全力以赴6月初的高考,时间上冲突了。”不过,关于未来、关于科技、关于生活,刘慈欣还是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

刘慈欣今年55岁,已经不再担任电力工程师的职务。三年前的8月23日,他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个国际科幻大奖。那时,距他首次发表《三体》已过去将近十年,距他首次尝试创作科幻作品也有十五年。

尽管摘下科幻文学界的最高荣誉雨果奖,刘慈欣始终保持低调和谦逊。采访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私人事务,哪怕是将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向外太空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他也轻描淡写地略过。

但谈到科幻、谈到人工智能这些话题,刘慈欣完全打开了话匣子。电话那头,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慷慨激昂地描绘了他对未来人类和地球命运走向的思考和担忧。相比于《三体》宇宙中所透露出的“悲观情绪”,刘慈欣对于人类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化还是乐观的。但他劝诫我们依然要保持一颗警惕之心。

他预言,如果我们一味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舒适地躺在技术带来的温暖窝里,而不去迎接技术进步引起社会变革的挑战,那么我们人类最终的结局只会陷入无尽的黑暗。

科技发展击败科幻小说

未来生活节:如今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你觉得对科幻小说的创作会有影响吗?

刘慈欣:有,这点是肯定的,科幻小说建立在神奇感的基础上。上世纪30年代到六七十年代,是科幻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但往后,科技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成果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的神奇感在消失。这对科幻文学创作来说是致命的,它让科幻文学陷入了衰落。因为一旦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想象成为现实,科技的神奇感就没了。拿电脑、手机来说,以前都是存在于小说里的科学想象,如今根本不足为奇。再比如外星人,假如外星人真的来到地球,进入到我们社会中的话,这种想象很快也会变得平淡无奇。这是所有科幻文学的命运,欧美世界的科幻文学圈已经做出很多改变来应对这个衰落,比如写作上更注重文学,或者种族歧视等人们普遍都在关注的问题。可总的来说,这种转变并不成功。

未来生活节:那么,对你个人呢?也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吗?

刘慈欣:当然,应该说是巨大的影响。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在科幻小说的写作上越来越难。奇迹不断发生的时代,你很难像以前那样,写出光靠描述就让人震撼的东西了。文学评论家说,没关系,科幻文学可以借助文学嘛。我不认同这种说法,神奇感一定是科幻小说的基础,文学性是无法弥补这种缺失的。有一些主流文学家会说,他们是给20年以后的人写作的,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写科幻小说的,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就给现在的人写。我把科幻就当成一枚焰火,就是它绽放的那一刻,如果你很惊艳,就行了。

人工智能将全面替代人类

未来生活节:你怎么看人工智能?你觉得人工智能最终会全面替代人类吗?

刘慈欣:其实现在已经在发生。我觉得未来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灾难,因为科技发展的进步,让我们可以进入一个“不劳动而得食”的生活状态。现在我们人类还在靠工作解决温饱得以生存,但未来,我们不一定必须去工作就能生活下去。这就要求整个社会结构体系要进行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问题就出在调整过程中,如果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体系,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去调整、去适应,那么就是最好的结局。否则,我们做不出这个改变,人类从此只会陷入无尽的黑暗,这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改变而带来剧烈的动荡,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比如19世纪末的卢德运动,工人反对纺织工业化,去摧毁破坏机器,认为是纺织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这种把岗位替代的根源归于机器,而不是去思考如何改变制度,和现在我们讨论人工智能究竟好不好是一样的道理。人工智能全面发展最终会导致人类走向哪个结局,我无法给出预测。但能肯定的是,如果人和人工智能的矛盾,人与拥有智能机器的企业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整个世界将再次爆发运动,所带来的社会动荡一定会远远大于上一次。

未来生活节:我们该怎么做,在人工智能时代能避免朝着不好的结局发展?

刘慈欣:永远不要打算去和智能机器竞争,你是争不过的。你未来能做的,就是努力发挥人的优势。每个人对生活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期待。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了我们的工种,我们不需要工作了,那么你最想做什么呢?

未来生活节:不需要工作的话,人类可以做些什么呢?

刘慈欣:当人类不需要工作就能获得体面的生活,听着很美好,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结构改变都是挑战,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得多。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工作是很大的依靠。以后不需要工作了,我想人类会找到自己新的寄托,也会寻找新的挑战,比如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保障人类不需要工作的情况下能养活自己;比如向外太空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因为地球很小,不会永远安全,从漫长的历史进程看,地球发生灾变是必然的。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全面替代人类工作了,而我们只想着躺在技术的温暖窝里,那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我们不去面对挑战,结局只会很黑暗。

不妨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未来生活节:未来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方式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刘慈欣:凡事都有两面,科技让我们生活更便利了。但同时,也让我们开始陷入一种惰性。其实现在已经有这种迹象。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商业,让你不出门只呆家里,生活需求都能满足。这真的是好事吗?未来如果大家都呆在家里,时间一长,整个人类文化就会失去活力,失去进取心,甚至堕落下去。想象一下,如果未来你在家里就能模拟体验火星上的生活,你还会对向火星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保持好奇吗?好在,现在仅靠互联网就能解决人类一切需求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保持警惕心,还来得及。

未来生活节:那你觉得什么才是未来理想的生活方式?

刘慈欣:首先,我要说明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我们从前的时代,充满了战争和动荡,生存并非理所当然,但那种时代反而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当生存是理所当然时,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看,才是最危险的时候。普通人顺应时代,时代造就什么,能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并不是个人仅靠一己之力能做出的选择。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上,我觉得当全面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前,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常常问自己,当未来你不一定非得工作的情况下,你最想去做什么?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拥抱生活,走出去,而不是呆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做一些艺术、文学、科研等创造性的事情,不是为了成果,而是让我们整个人类文化和文明保持活力。

都市快报记者 潘卓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3B0BG1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