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在自动驾驶领域押重注的通用,如何布局电气化?

前两天写了通用重金押注自动驾驶领域,今天我去看了通用汽车中国电池实验室和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中心。要在未来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中胜出,电气化战略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自动驾驶。

通用所有与电气化相关的活动中,都会陈列或提及 EV1——通用在 1996 年推出的续航 120 km 的纯电动汽车。实事求是的说,通用也确实是传统车企里为数不多的在电气化领域有技术积累的玩家。

通用EV1

甚至因为先行者的角色,通用也和特斯拉一样,因为这两年电动汽车创业公司的大热,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比如打造出 FF91 的 Faraday Future 产品研发高级副总裁 Peter Savagian。

大神 Peter Savagian

他之前其实是通用首席动力系统工程师,上面的 EV1 和雪佛兰 Volt 的动力系统都是由他负责的。他离职后,通用推出了雪佛兰 Bolt,并先于特斯拉 Model 3投产,成为全球首款的兼具经济性和长续航的纯电动汽车。多多少少能说明通用在电气化领域的人才体系和技术储备。

雪佛兰 Bolt 是一款很有趣的车型,它代表了软包锂电池阵营的胜利。在这之前,有一种不专业的声音认为特斯拉的续航长是因为 18650 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高,而 Bolt 的量产说明,如果基于全新的平台正向开发纯电动汽车,不同形态(软包、方形、圆柱)的锂电池成组后在能量密度层面并没有太大差距。

下一个问题,麦肯锡之前发了一个调研报告,报告说 Bolt从电芯、电池组、BMS 到电子电气设备、电机、变速箱都是从 LG 化学采购的,与之对立的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几乎全部自研。所以通用是不是存在过度依赖供应商的问题?

通用北美实验室和中国电池实验室的存在算是回应了这个问题。根据工程师的说法,他们会预研和测试电池、BMS、电机乃至整个动力总成的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等,然后向 LG 化学输出技术标准,委托 LG 生产达到通用标准的组件。

所以即便是采购供应商的组件,通用也要做大量研发和向产业链上游渗透的工作。

通用此前公布了在华电气化战略,即到 2020 年在中国市场推出 10 款新能源车型,今天又宣布深化电气化战略,到 2023 年在华投放的新能源车型达到 20 款。

眼熟吗?之前通用美国总部的电气化战略中就有「at least 20 newall-electric vehicles that will launch by 2023」的表述,这也能说明,中国市场在通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电气化车海战术

具体到技术层面,在上汽通用的电池工厂,我见到了两组电池 Pack。(因为禁止拍照,只能文字描述一下)

一款风冷 Pack 由 2 个模组组成,每个模组又由 12 片电芯组成,整个 Pack 容量为 0.4 kWh,去年 6 月开始投产,主要用于 48 V 轻混系统的供电。比如凯迪拉克 XT5 的 48 V 轻混,48 V 轻混系统的好处不多说了,技术原理是通过更高电压下驱动的更大功率的启停电机,更轻松地带动发动机曲轴,使得系统工作的延时更短、顿挫感更小、能耗更低,总结就是「更好开,更省油」。

另一款液冷 Pack 也是 2 个模组,每个模组有 52 片电芯。整个 Pack 的容量达到了 10.2 KWh,重 100 kg,那 Pack 能量密度就是102 Wh / kg。主要用在混动车型中,预计将于今年 8 月投产。再算算轻混和雪佛兰 Bolt,你会发现通用针对不同产品线,向供应商提交了技术规格完全不同的电芯,搭建了一整套的电池技术体系。

这两条电池 Pack 产线的堆垛、模组安装都已经实现了 100% 电气化,只有最后的 Pack 安装仍然以工人手工安装为主。工程师的说法是“线束太多,不便于机器人抓取控制”。我为什么想起了特斯拉 Gigafactory 导致 Model 3 几次交付延期的全自动化电池产线问题……看来整个业内对实现电池 Pack 产线的完全自动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过去这一年,通用一直在喊电气化是未来、是 Priority,但能否取得像自动驾驶领域那样的突破,管理层的态度至关重要。前些天美国总统任命了新任美国环保署署长、气候变化怀疑论者 Scott Pruitt,关于美燃油车排放规定放宽的猜测四起。通用 CEO Mary Barra 随后发表博客称:

无论监管政策变化与否,我向大家保证,我们将坚定不移的致力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并投资新技术以推动全电气化的未来。这对我们的消费者、我们公司和我们的环境都是正确的选择。

听起来很有她此前支持 Cruise CEO Kyle Vogt 推进自动驾驶业务时的魄力。不过对于通用这样的老牌巨头来说,推进电气化比自动驾驶要更加艰难。今年年初我采访通用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钱惠康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投资/转型新业务(智能化、电气化、移动出行)的前提是,传统业务(卖燃油车)做得足够好、足够健康。

车企转型电气化和现有业务的运营是天然冲突的,需要燃油车团队产品优秀、市场表现很好,然后再拿到手的利润投入电动车,最终缓慢的杀死燃油车。

这不是通用一家的难题,这是所有老牌汽车巨头的难题。精兵突进自动驾驶的通用,能不能顺利的完成电气化落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5G22UIM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