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机械设备行业重大事件点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制造发展有望提速

12月14日,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此次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提出了培育智能产品、突破核心基础、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及构建支撑体系四方面主要任务,力争到2020 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深化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 培育智能产品、深化智能制造是《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行动计划》在智能机器人产品的培育方面指出,提升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机器人及消防救援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方面提出,到2020年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在智能制造新模式方面,要打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增强人工智能指引下的人机协作与企业间协作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从历史上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发展相辅相成,人工智能偏向智能算法,机器人发展偏重硬件。随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不断进化,感知、识别、推理和判断力等方面功能的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提高,应用场景也将逐步延展。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制造发展有望提速。《行动规划》将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人工智能技术渗透的主要领域,同时将关键技术装备的智能化、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搭建作为深化智能制造的重点方向,有利于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升级,加快智能制造领域发展。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量为8.7 万台,占全球总销量的29.56%,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IFR预测,2017-2020年我国机器人累计销量有望达到63.5万台,假设工业机器人单体价格为20-30万/台,粗略计算2017-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300-1900亿元, 市场空间巨大。与工业机器人发展相对成熟不同,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庞大的人口基数、潜在的市场需求及本土文化开发的特色需求场景,为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弯道超车提供支撑,由于服务机器人具备消费属性,远期来看比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更大。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必然方向,建议继续关注机器人、埃斯顿、巨星科技、黄河旋风。 风险提示。智能制造进程缓慢造成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机器人行业低端产能过剩;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902675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