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选择焊接(Selective Soldering)工艺流程的专业化、系统化解析,涵盖从预处理到后处理的完整流程,并结合关键工艺参数、设备配置及质量控制要点:
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中国1000万SMT人
最喜欢的微信公众号推荐给您:
一个聚千万人脉的SMT圈子
**1. 工艺流程总览**
**核心步骤**:
**PCB预处理 定位与编程 助焊剂喷涂 预热 焊接 冷却 后处理与检测**
**2. 分步详解**
**2.1 PCB预处理**
- **清洁与去污**:
- 使用等离子清洗或异丙醇擦拭,去除PCB表面氧化物、指纹或残留物(表面洁净度需满足 **IPC-6012 Class 3**)。
- 确保通孔无堵塞(孔径公差±0.05mm,孔壁粗糙度≤5μm)。
- **元件安装**:
- 已完成SMD回流焊的PCB,需检查THT元件(如连接器、变压器)插装精度(引脚垂直度≤0.1mm/m,浮起高度≤0.5mm)。
**2.2 定位与编程**
- **视觉定位系统**:
- 采用高分辨率CCD相机(5MP以上)与Fiducial Mark(基准点)对位,精度±25μm。
- 软件自动生成焊点坐标(支持Gerber文件导入或离线编程)。
- **路径规划**:
- 根据焊点分布选择焊接模式(拖焊/点焊/浸焊),优化机械臂路径(最短时间+防碰撞)。
- 动态补偿PCB翘曲(通过激光测距仪实时反馈Z轴高度)。
**2.3 助焊剂喷涂**
- **喷涂技术**:
- **接触式喷头**:精密针阀控制,喷涂量5-20µL/cm²(误差±2%)。
- **非接触式喷射**:压电喷墨技术,最小液滴直径50μm(适用于0.4mm间距焊盘)。
- **助焊剂选择**:
- **免清洗型**(如VOC-free水基助焊剂,残留电导率<1.5μS/cm²)。
- **活性等级**:根据氧化程度选择ROL0(低活性)至ROL1(中活性)。
**2.4 预热**
- **预热目的**:
- 降低热冲击(ΔT < 100℃/s),激活助焊剂,蒸发溶剂(避免焊接飞溅)。
- **加热方式**:
- **红外辐射**:波长2-5μm,功率密度0.5-2W/cm²,适用于均质板材。
- **热风对流**:风速0.5-3m/s,分区控温(预热梯度≤3℃/cm)。
- **温度监控**:
- 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PCB表面温度(目标值80-120℃,±5℃偏差)。
**2.5 焊接**
**2.5.1 焊接模式与参数**
| **模式** | **适用场景** | **关键
| **拖焊** | 多引脚排针、连接器 | 速度10-50mm/s,波峰高度0.8-1.2mm,倾角5-10° |
| **点焊** | 分立元件、修补焊点 | 焊料喷射时间0.1-0.5s,压力0.1-0.3MPa |
| **浸焊** | 高厚径比通孔(板厚≥4mm) | 浸入深度1-3mm,停留时间1-3s,提升速度1-2mm/s |
**2.5.2 焊料管理**
- **焊料槽**:钛合金材质,温度控制250-280℃(±1℃),氧含量<50ppm(氮气保护)。
- **焊料成分**:SAC305(Sn96.5Ag3.0Cu0.5)为主,Cu杂质≤0.05%。
- **波峰稳定性**:层流波峰(雷诺数Re<2000),避免湍流导致氧化或桥连。
**2.5.3 过程控制**
- **动态调参**:基于热电偶反馈调整焊接时间(通孔填充率≥75%为合格)。
- **防桥连设计**:喷嘴倾斜角度(5-10°)配合焊料回撤速度(2-5mm/s)。
**2.6 冷却**
- **自然冷却**:适用于低热容PCB,冷却速率≤2℃/s(避免热应力裂纹)。
- **强制冷却**:
- 风冷:风速3-8m/s,温度梯度<10℃/cm。
- 半导体制冷片(TEC):局部快速降温(针对BGA等敏感元件)。
**2.7 后处理与检测**
**2.7.1 清洗(可选)**
- **溶剂清洗**:使用HFE-7100或半水基溶剂,去除助焊剂残留(离子污染<1.56μg/cm²)。
- **等离子清洗**:Ar/O₂混合气体,去除有机物并提高表面绝缘性。
**2.7.2 质量检测**
| **检测方法** | **检测内容** | **标准/
| **AOI** | 焊点外观(桥连、虚焊) | IPC-A-610 Class 3,缺陷检出率≥99.9% |
| **X射线** | 通孔填充率、空洞率 | 2D/3D X-ray,空洞面积<5% |
| **剪切力测试** | 焊点机械强度 | JEDEC JESD22-B117,最小剪切力≥20N/mm² |
| **电性能测试** | 导通性、阻抗 | 四线法测电阻(通孔电阻<5mΩ) |
**3. 工艺挑战与对策**
**3.1 高密度PCB焊接**
- **对策**:
- 采用超窄喷嘴(内径0.5mm)配合高精度机械臂(重复精度±10μm)。
- 使用低飞溅助焊剂(粘度15-25cps)减少相邻焊点污染。
**3.2 热敏感元件保护**
- **对策**:
- 局部屏蔽:耐高温胶带(聚酰亚胺)或金属罩隔离热辐射。
- 脉冲焊接:缩短单点加热时间(<1s),配合TEC快速降温。
**3.3 异形结构焊接**
- **对策**:
- 定制仿形喷嘴:匹配元件轮廓(如L形连接器)。
- 多轴协同运动:6轴机器人实现三维路径焊接。
**4. 典型工艺参数表**
| **工艺阶段** | **参数** | **典型值**
| 助焊剂喷涂 | 喷涂量 | 10-15μL/cm² |
| 预热 | 温度/时间 | 110℃/30-60s |
| 焊接 | 焊料温度 | 260-270℃ |
| | 接触时间 | 拖焊:2-4s;点焊:0.3s |
| 冷却 | 速率 | 自然冷却:1-2℃/s;强制:3-5℃/s |
**5. 前沿工艺优化**
- **激光诱导焊接**:532nm绿激光精准加热焊点(光斑直径0.1mm),热影响区(HAZ)<0.2mm。
- **数字化双胞胎**:通过ANSYS模拟焊接热场分布,预判工艺窗口(如最大允许板翘曲量)。
- **AI缺陷预测**:基于深度学习(ResNet-50)分析AOI图像,实时调整焊接参数。
**6. 总结**
选择焊接工艺通过 **“精准控热、动态调参、多模式协同”** 实现高可靠性焊接,其核心在于:
1. **润湿与热力学平衡**(Young-Laplace方程与FEA模拟结合)。
2. **设备-材料-工艺耦合优化**(如氮气保护+低银焊料降低成本)。
3. **全流程闭环质量控制**(从预处理到X-ray全检)。
该工艺已成为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的 **“黄金标准”**,未来将进一步向 **超高速(>300点/分钟)** 和 **智能化(无人工厂集成)** 发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