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重思维而非重“码农”

本报讯(记者 余闯)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流程图一步步分析程序执行过程,学生仔细体味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基于移动环境下进行编程课堂创作。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那么,编程教育在中小学到底如何开展?

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编程教育创新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及研讨会,2017年12月21日在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举办。

2017年秋季学期,西城区展览路一小成为“移动环境下的编程创新教学实验基地”。观摩课上,西城区展览路一小的两位信息技术课教师现场授课。赵圣老师主讲的《森林里的动物》一课,以蓝雀飞翔的童话场景设问,把蓝雀作为编程对象,通过拆分蓝雀飞翔的动作,引导学生明白动画的基本原理;而另一位主讲教师贯季莹结合生活中的“声控灯”现象,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计算和程序思维,进而拆分、解决难题。

袁志平曾是北京市石景山区信息技术教研员,他说,编程实际上指的是通过算法来实现目的。利用算法来编程,或通过编程实现算法思想,一般称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专业的程序设计软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还太难。

“老师分析具体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流程图,明确算法思想,学生用这个图形化编程工具把算法实现出来。一节课四分之三的时间学生在琢磨算法,这对学生是有益的。”袁志平在谈到观摩课的感受时说。

“中小学教孩子编程,重点在于思维的培养,而不是为了培养‘码农’”,是现场专家们的共识。编程教育应该注重孩子的算法思维、逻辑思维培养,而不是仅仅为了教会使用一种工具。教师要教会孩子们发现问题,抽象建模,利用编程解决问题,才是完整的计算机思维。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技术教研员朱慧说,早在1998年西城区就开始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编程,在西城区的小学课堂先后引入VB、VC等程序设计语言,直到现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始终注重培养孩子的程序思维。

“编程猫”是西城区中小学编程教育使用的平台,是由我国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图形化编程工具,学生在创作出游戏、软件、动画等作品,全方位锻炼逻辑思维、任务拆解、跨学科综合等能力素养。“图形化编程生动,易于接受,平台是免费的。孩子在这个平台创作出作品,可以通过二维码直接和他人分享,有很强的成就感。”张慧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3C04XK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