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作文《我》以独特的视角与灵动的笔触,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孩童形象,完美契合了“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习作要求

     教室里总有个踮着脚尖的身影在书架前晃悠,那是我在够最顶层的《十万个为什么》;小区的枇杷树下常蹲着个扎冲天辫的小姑娘,那是我在观察蚂蚁搬家。妈妈说我的眼睛是永远亮着的小灯泡,因为看见什么都闪着好奇的光。

     去年春天科学课上,我偷偷把苏打粉倒进白醋里。"咕噜咕噜",试管里的液体突然沸腾着漫出来,惊得前排同学跳起来尖叫。林老师扶了扶眼镜,看着满桌泡沫居然笑了:"小科学家下次记得戴护目镜啊!"那天我的实验记录本上沾满淡黄色水渍,像开出一朵朵透明的花。

      暑假的午后,我蹲在阳台上给含羞草"治病"。听说植物也会疼,我轻轻把耳朵贴在叶片上,却听见楼下传来焦糊味——厨房里飘出的黑烟惊动了整栋楼。妈妈举着烧焦的锅铲冲出来时,我正捧着《植物语言破译手册》发呆,完全忘记灶台上煮着的"草药汤"。

     现在的我依然爱把"为什么"挂在嘴边,但学会了先系围裙再进厨房。窗台上的含羞草长出了新芽,叶片在晚风里轻轻开合,仿佛在和我分享什么秘密。上周林老师送我一个琥珀标本,里面封存着四千万年前的小虫,隔着玻璃还能看清它振翅的纹路。

    今晚的月光格外清澈,我在笔记本上画下琥珀里的翅膀,突然听见妈妈在客厅轻笑:"咱们家的小问号又钻进科学世界啦?"阳台的纱帘被风掀起,送来几颗流萤,它们绕着我的台灯起舞,像是从琥珀里飞出来的星光。

教师评语:

      这篇《我》以独特的视角与灵动的笔触,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孩童形象,完美契合了本单元“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习作要求。小作者精选科学实验、植物观察、厨房冒险三个典型事例,通过“苏打粉漫出试管”“烧焦锅铲”等充满童趣的细节,将“小科学家”的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文中比喻与拟人手法运用精妙,“眼睛是永远亮着的小灯泡”“流萤如琥珀里飞出的星光”等意象既贴合人物特质,又为文字注入诗意。最值得称赞的是叙事节奏的把握,从莽撞实验到学会系围裙的转变,以含羞草新芽、琥珀标本等意象自然串联成长轨迹,让主题升华不着痕迹。若能在“偷煮草药汤”事件中增加妈妈的神态描写,或补充实验失败时的心跳感受,可使情感层次更丰富;结尾部分若将流萤与科学探索精神作象征性呼应,则能深化主题。总体来看,这篇习作既有孩童的天真烂漫,又暗含理性的成长脉络,语言如跳动的光斑般清新明快,展现了作者出色的观察力与文字表现力,堪称本单元习作教学的优秀范本!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6qIVFrnrI5xhil5RAuCoF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