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经由眼眶切除脊椎肿瘤 | 200多次蛇咬,他的血液成了宝 | 海女的基因变异 | 人类如何感知甜味 | 自然每周简报

自然每周简报2025年5月14日第259期

亲爱的读者们:本周自然简报精选了多个热点科研事件,您将看到:血、汗与抗毒血清、印度首颗卫星如何改写规则、通过眼眶切除脊柱肿瘤、济州岛海女岛民的基因组、机器学习研究员破密赢大奖、社交网络更吸引焦虑少年、人类如何感知甜味、儿童首当其冲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什么引言应该最后写?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全文。

热点资讯

1. 血、汗与抗毒血清

除了被蛇咬了大约200多次外,蛇收藏家Tim Friede还给自己注射过600多剂蛇毒液来增强自身免疫力。来源:Centivax

一位被毒蛇咬伤数百次的蛇爱好者的血液被用来研制强效抗蛇毒血清。这种疗法可以保护实验小鼠免受19种危险蛇类毒液的伤害,包括致命的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可能催生出目前亟需的蛇毒治疗方法。但其依赖的实验材料来自一位在自己身上进行危险实验的人,这使得研究在伦理上存在争议。“我们从未建议Friede这样做,也不需要其他人再这样做。”该研究共同作者、生物医药公司Centivax的首席执行官Jacob Glanville表示。(参考文献:Cell论文)

《自然》新闻:Blood of man who’s had 200 snake bites helps make a potent antivenom

2. 印度首颗卫星如何改写规则

这颗名为“Aryabhata”的卫星极大地推动了印度的太空计划。来源:NASA/Alamy

科学史学家Pranav Sharma写道,50年前,印度发射的一颗卫星重新定义了低收入国家能够取得的非凡成就。这颗以古印度天文学家Aryabhata命名的卫星,在苏联的协助下发射升空。Sharma指出,“当Kosmos-3M火箭轰鸣升空时,它承载的不仅是电路系统,更是一个脱离殖民统治尚不足30年的国家的梦想。”印度的太空计划因其极低的运作成本,将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

《自然》新闻:How India rewrote the rules of space travel when it launched its first satellite

3. 通过眼眶切除脊柱肿瘤

为了完成这项精密的手术,外科医生从左眼窝插入钻头,从右鼻孔插入内窥镜。来源:Tina Wang/University of Marylan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19岁的Karla Flores成为世界上首位通过眼窝切除脊柱肿瘤的患者。首席神经外科医生Mohamed Labib之所以选择这一非传统的切入点,因为这是触达压迫患者颅底附近脊髓处肿瘤的最佳途径。即使是几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致命性中风、颈部以下瘫痪或眼部损伤。幸运的是,手术及后续放疗均获成功,Labib表示Flores的预后“非常理想”。(The Washington Post)

4. 没有哪个潜水员是一座孤岛

海女(Haenyeo)每天要潜入海底4-5个小时,采集海产,潜水深度可达18米。来源:Chung Sung-Jun/Getty

韩国济州岛的潜水传统可能影响了所有岛民的基因组。几个世纪以来,这些海女(Haenyeo)全年都会在冷水中潜水,并且不使用任何呼吸器。一项基因分析显示,比起韩国其他地区的居民,济州岛居民身上更容易出现与血压降低、冷水耐受和红细胞计数(与携氧能力相关)有关的基因变异,无论这些居民本人是否潜水。(CNN | 参考来源:Cell Reports论文)

5. 机器学习研究员破密赢大奖

在卷轴的高分辨率扫描件上可以看到一些墨迹,可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来识别字母和单词。来源:Vesuvius Challenge

两位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因率先识别出一份密封的莎草纸卷轴的标题和作者,而赢得6万美元奖金。该卷轴在公元79年因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而被碳化。破译出的关键文字显示,这份文献是希腊哲学家Philodemus《论恶习》(On Vices)中的部分内容。

《自然》新闻:AI reveals title of ‘unreadable’ Vesuvius scroll for first time

6. 社交网络更吸引焦虑少年

这项研究调查了3,000多名英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经历。图片来源:Ute Grabowsky/Photothek/Getty

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比同龄人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更多,而且会对社交体验的某些方面(比如他们的在线朋友数量)更不满意。这项针对英国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向家庭发出了重要警示,正如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家Anne Marie Albano所说:“如果你的孩子本身就易感焦虑、情绪低落或有抑郁倾向,那么对其社交媒体的使用必须格外谨慎地监控。”

《自然》新闻:Teen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pend more time on social media

7. 人类如何感知甜味

棒棒糖中的糖分会激活舌头上的受体。它的三维结构现已被揭示。来源:Iparraguirre Recio/Getty

经过20多年研究,科学家终于绘制出人类感知甜味的受体的分子结构,并揭示了两种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如何与该受体结合并激活它。“这个单一受体是我们对糖的无尽渴望的根源。”神经科学家、研究共同作者Charles Zuker表示,“现在我们有了这个结构,也许就能找到调节其功能的办法。”(参考文献:Cell论文)

《自然》新闻:How we taste sweetness: long-sought structure of human receptor mapped at last

8. 儿童首当其冲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今天的许多儿童将经历“前所未有的一生”。 图片来源:Spencer Platt/Getty

即使按照较为保守的对未来75年气候变化的预测,2020年出生的儿童中,超过一半将在其一生中经历前所未有的热浪。而按照更悲观的预测,这一比例将上升至92%,相比之下,1960年生人的这一比例仅为16%。气候科学家Wim Thiery表示,该研究首次指出了哪几代人、多少人将在极端高温中度过“前所未有的一生”。

《自然》新闻:How climate change will burden our children: data reveal a lifetime of extreme heat

9. 为什么引言应该最后写?

Tuuli Toivonen说,虽然这似乎有悖于直觉,但先写论文的中间和结尾可以让整个过程更轻松。来源:Oscar Wong/Getty

撰写博士论文最难的部分之一,是如何开始和从哪里开始写。但地理学家Tuuli Toivonen建议,先理清整个研究项目的核心论点,可以大大简化组织文章结构的步骤。她对于如何撰写清晰概要的建议包括:

•明确你的主要论点

•围绕该论点来建立引言章节的结构

•最后撰写“引言、背景、数据与方法”这些部分

《自然》新闻:Why you should write your PhD thesis backwards

本周图片

参考文献:Science Advances论文 (Ocean Discovery League/Google Maps)

这块蓝色方形区域(大约是比利时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代表我们目前已成像的地球深海海底的所有区域——仅占总面积的0.001%。

《自然》新闻:Guess how much of the ocean floor humans have explored

英文版Nature Briefing

每个工作日,您的邮箱都能收到由自然科研高级编辑撰写,客观而独立,为科研群体量身定制,精选来自《自然》和其他全球资讯平台的热点、具有价值的内容。

如何订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0VhVrHyihBccTNjN6Qr1cl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