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与地球平均距离最近的行星是哪一颗?
你可能会说是金星,也有人会说是火星,但其实地球的这两个邻居都不是,而是水星。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平均距离,而非最近距离。的确,在宇宙中金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是最小的,但因为金星的轨道较长,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又太慢,所以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里,金星与地球比较靠近的时间并不多,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数据获得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金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0.275个天文单位,而最远距离为1.725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代表了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而这个距离的变化周期为583.92个地球日。
再来看水星。
水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的确要比金星远了不少,为0.613个天文单位,但最远距离就要比金星近了,为1.387个天文单位。最重要的是,这个距离的变化周期仅为115.93个地球日,这样看起来,在相同时间里,绝大部分时间水星与地球的距离都要比金星更近,所以水星才是真正意义上与地球最近的行星。既然水星与地球这么近,人类一定经常去造访吧?还真不是。
迄今为止,人类只成功发射了一枚水星探测器,它就是“信使号”水星探测器。
信使号发射升空是在2004年8月3日,而其真正进入水星轨道却是在2011年3月18日,整个过程足足耗时6年多,而飞行的距离约为79亿公里,换算成天文单位,也就是52.81个天文单位。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水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才1.387个天文单位,而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竟然飞了52.81个天文单位才泊入水星轨道,到底是为什么呢?
水星虽然是平均距离与地球最近的行星,但同时或许也是人类最难抵达的行星。
水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是太阳系中与太阳最为接近的一颗行星,所以向着水星飞行,也就等于是向着太阳飞行。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占据了太阳系物质总量的99.86%,引力极其强大,所以向着太阳飞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探测器所受的引力影响会越来越大,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如果探测器是奔着太阳去的,那也就罢了,关键它的目的地是水星,过快的速度会使其难以准确泊入水星轨道。
水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小的行星,其质量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5.53%,所以水星的引力是很弱的。
在距离太阳仅0.38个天文单位的地方,要排除太阳引力的影响,进入引力场十分弱小的水星轨道,难度是很大的,探测器必须非常接近水星轨道,才有可能被水星引力捕获,只要稍有偏差,探测器就可能与水星擦肩而过,甚至失控坠入太阳之中。此外,水星的公转速度很快,高达每秒48公里,这也给探测器进入水星轨道增加了不少困难。
基于这些原因,要想成功进入水星,探测器就必须要将自己的速度降下来。
所以,信使号在升空之后便开始沿着一条非常奇怪的轨道飞行。我们知道利用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给飞行器加速,但其实利用引力弹弓效应也可以给飞行器减速,在信使号6年多的飞行过程中,就多次利用了地球和水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减速,最终才得以成功泊入水星轨道,完成了这次关于水星的探测。下一次,人类再发射探测器去水星,不知又要等到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