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Questions
&
解答
Answers
Q
我听说国内有企业已经将量子计算应用于病毒检测了,这是真的吗?
答:
原理上,利用量子计算机进行量子化学模拟,是可能在生物化学和医药领域实现应用层面量子优势的方向之一。具体而言,量子计算可被用于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模拟、药物的研发、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设计等方面。例如,2021年,IBM的研究者使用10量子比特对蛋白质折叠的结构预测进行了模拟演示[1];2023年,实验规模被西班牙的研究团队提升至17量子比特[2]。然而,据估计,即使是模拟青霉素这一单一任务,所需要的量子比特数也要达到286个[3],而可读取并执行量子逻辑操纵的量子比特数目最近才刚刚突破100[4]。因此,目前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实验进展所能够操纵的量子比特规模还远远不能达到量子优势,属于局限在小规模系统下的原理演示。
而随着化学体系复杂性的增大,模拟所需要的量子比特数将越来越多,因此量子线路会变得更宽更长,量子噪声将不断累积,而当前的量子计算硬件技术还不能实现大规模的量子纠错,因此模拟的结果将被噪声淹没。
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量子计算水平,大规模的、体现量子优势的生物化学模拟是完全不现实的。随着量子比特体系更加稳定、操控更加精准,特别是大规模量子纠错技术的实现,量子计算在未来有望赋能生物化学和医药领域,这可能是10至15年以后的目标。
A
参考文献:
[1] Robert, Anton, et al., Resource-efficient quantum algorithm for protein folding,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7, 38 (2021).
[2] Pranav Chandarana, et al., Digitized-Counterdiabatic Quantum Algorithm for Protein Folding, Phys. Rev. Applied 20, 014024 (2023).
[3] https://www.ia-grp.com/views/iag-thinks-quantum/
[4] Google Quantum AI and Collaborators,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below the surface code threshold, Nature 638, 9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