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谁是消费“领头羊”:人口周期改变消费模式

中国消费核心驱动力正从青年转向中年,人口结构变化将重塑消费总量与结构。

未来十年,“驼峰右移”与“人口-消费高峰重叠”或释放消费潜力,但需关注青年就业与收入改善、老龄化相关产业机遇及数据动态更新。

#01#

报告摘要

1. 当前中国居民消费年龄特征

30-40岁为消费支出峰值年龄段,呈现“倒U型”曲线。

大宗消费集中购房(33.3岁)、购车(30.5岁)、结婚(30.2岁)等。

青年收入高但消费倾向低(储蓄压力),老年收入低但消费倾向高。

与美国对比,消费高峰出现在45-54岁,验证收入决定消费的普适性。

2. 近年消费增速放缓的主因

总量贡献主体:20-39岁人口占消费总量29.1%(2022年),但占比持续下降。

增速拖累核心:

2018年后转折:20-39岁群体从消费增长主力(2010-2018年贡献30.3%)转为最大拖累(2018-2022年贡献44%降幅)。

关键群体:20-30岁消费下降显著,与青年失业率上升(2022年达19.9%)直接相关,形成“就业收入消费”传导链。

3. 未来消费趋势

消费“驼峰右移”

历史左移原因:年轻世代教育水平高、新兴产业机遇多,传统工作经验贬值。

未来右移动力:

代际教育差距缩小,工作经验回报上升(参照韩国经验)。

预计消费高峰从25-29岁右移至40-54岁(2035年),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匹配。

总量增长潜力

2025-2035年乐观预期:人口高峰(40-49岁)与消费高峰重叠,消费总量增速或高于2020-2025年。

国际规律:人口抚养比上升(老龄化)与消费率正相关,中日韩数据均验证此趋势。

消费结构转型

老年相关:食品、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

窗口期品类:2025-2030年文教娱乐(15-19岁教育、40-44岁父母支出)、2030-2035年青年消费(衣着、交通等)。

消费主体迭代

40岁以上人口消费占比从42.9%(2010年)升至60.2%(2035年),但主体仍为“70后”“80后”“90后”步入中老年的世代。

#02#

报告节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9R6ArpJFoyADwSg1LppX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