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央行论文上热搜!呼吁放开和鼓励生育,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同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已连续五年下跌。

人口问题,连央行的工作论文也关注!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这篇论文从世界人口的转型、世界人口转型的结果、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转型的教训、我国人口转型以及应对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

最后央行这篇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即将由人口转型的第三阶段过渡到第四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口膨胀,转变为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渐行渐远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我国人口转型带来的挑战比较大,因此要认清形势变化,深刻吸取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牢牢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转变观念,综合施策,有效应对。

要认识到人口虽然是慢变量,但有加速发展难以挽回的特点,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远不足以弥补人口的下降,应抓住当前生育政策对部分居民还是硬约束的时期全面放开生育,及时释放其较高的生育意愿。

因此,论文提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该论文发出后瞬间引爆网络,在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上亿。

为什么要开放生育?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论文指出,我国从人口膨胀到人口趋少、从就业压力到劳动短缺,时间更短、转变更快。这意味着我国远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

数据显示,1950-2019年,我国迅速从高生育率国家转变为低生育率国家,总和生育率从 6.71下降至 1.70,减少5.01,同期美、日、英、法则分别减少 1.28、2.08、0.33 和 1.00。

论文称,据联合国测算,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6亿的峰值后趋于下降,2050年降为14.0亿。同时老年人占比继续增加,少儿和劳动人口占比继续减少,长方形的顶端进一步变宽,底部进一步变窄,人口结构将变为倒金字塔形(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26.1%,劳动人口占59.8%,少儿人口占14.1%)。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给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型更快,过渡期更短,老龄化和少子化更严重。这意味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极有可能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严峻挑战。”上述工作论文呼吁,应抓住当前生育政策对部分居民还是硬约束的时机,全面放开生育,及时释放其较高的生育意愿。

而且出生率取决于育龄妇女占比和生育率,前者受历史人口状况的影响,改变起来难度大;后者受当前妇女认识的影响,提高起来见效相对快。

所以论文还指出,不仅要放开生育,而且鼓励生育。

一方面要全面放开生育(三胎及以上)。不要再犹豫观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着现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让生时放开,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则没了用处。

另一方面大力鼓励生育。要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遇到的困难,让妇女敢生、能生、想生;倡导生育不仅是父母和家庭的事,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网友、专家怎么看?

有网友直呼:眼下生育率断崖的主要原因是:“结婚率低”、“生不起”、“缺少财富安全感,不敢生”;认为自己属于韭菜阶层,生孩子下来也是韭菜,所以不愿意为镰刀生韭菜”。

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微博表示,“未来不仅会放开三胎,四胎五胎未来可能给奖励。”他指出,生育政策在“十四五”时期可能会做调整,最好全面放开生育。并且他呼吁,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比如女性就业的保障,加大托育服务,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的公共支出,建立老年友好城市社会。

中信证券此前指出,预计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在2021年4月公布,生育政策或将渐进式调整。预计将放开三孩生育,而生育鼓励政策将在未来十年循序渐进地加码。短期来看,预计放开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约10%。中性假设下,进一步考虑堆积效应,预计提升效果可到14%左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预计该效果足以使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5-1.8之间。中长期来看,要将生育率维持在适度区间,仍需要生育鼓励政策的支持。

央行工作论文中提出的应对之策

1、控制房价,留住年轻人

论文提出,要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未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

首先环境宽松。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其次建立基本的社保体系。创新要冒风险,如果人们知道即便失败,也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就会敢冒险、敢创新。

第三控制房价。创新创业靠的是年轻人,但其多半没钱。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

第四重视教育。要重视母亲和少儿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覆盖面、教育公平性;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和科技进步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熊彼特也认为创新性破坏难找规律),因此我国当前还是要以人、财、物的储蓄为本,教育和科技为辅。

2、重视储蓄和投资

首先要高度警惕和防止储蓄率过快下降的趋势。要清楚我国不仅肩负发展的重任、而且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要明白没有积累何来增长。

其次要认清消费永远不是增长的源泉。要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清楚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其力图改变、但回天无术,因此不要以此为学习的榜样。

第三要重视投资。要扩大国内中西部的投资,虽然我国总体的资本边际收益持续递减,但中西部的机器换人仍大有可为;要扩大走出去,尤其是亚非拉的投资,因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仅存的人口红利。

(钛媒体编辑郭虹妘综合自中央人民银行、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5192746.html?rss=qcloud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