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在过去的5年中保持了超过20%的年复合增长率,2020年预计会超过8万亿元。其中,构建智慧、数字化、高效的现代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体系依然是我国医学健康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疑,将IT、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相融合的智慧医疗产业前景必是一片大好,但近看确是迷雾重重。智慧医疗产业路径在哪里?智慧医疗体系的”痛点“如何解决?哪些领域企业会有机会?
“
想知道吗?让这些智慧医疗领域大咖告诉你吧。
”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国际上对于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谷歌AI在乳腺癌病理识别准确率上已经超过医生;Watson 可以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万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万份临床报告并得出用户需要的结果;自学习式人工智能已经可协助预测心脏病发作;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皮肤癌筛查。
未来,围绕可穿戴设备、健康信息平台、现代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拟人化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可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相关设备产品研发的大型骨干企业。
在她看来,智慧医疗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群体健康管理、智能医药监管等四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谁能够提供智能医疗解决方案。也就是整合各种数据来源形成健康大数据,加强广度聚联和深度挖掘,突破智能感知认知、知识引擎与知识服务、机器学习、群智决策技术等理论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及健康管理与智能医药监管相关的泛在网、物联网、传感网、移动互联的融合等。
陈益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颠覆,并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以得出更精准的诊疗结果。
人类的日常行为和疾病机理往往存在重大关联,人工智能在人类行为与认知症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运动、睡眠与ADL、中风预警、帕金森症,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
近年来已经有多个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认知障碍通常会伴随着运动功能混乱,而运动功能障碍也常常伴随有认知功能紊乱。如何实现运动、睡眠以及ADL行为与认知能力之间的有效关联分析是挑战问题。
他透露,未来中国将启动“中国脑计划”,包括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主要运用于儿童孤独症、中年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
孔德兴
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Al +辅助诊疗,Al+医学影像,Al +药物挖掘,Al+健康管理。其标志性的成果有IBM:深蓝与沃森,Google:AlphaGo和AlphaGo Zero,DeepMind: NHS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深度学习与心超等。目前,人工智能在活体肝移植,肝癌切除,精准射频消融术等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应用。
在他看来,数理医学不仅是一门关于数学、物理学与医学相交叉的交叉学科,同时它还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及大数据科学等。其目的不仅重构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病灶区等的几何形状,各种组织、血管等的相对位置,以及各种解剖信息的定量描述,而且可预测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演化,刻画疾病等的发生机理,预估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揭示医学学科的内在规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准确的个性 化医疗方案,达到为每个患者造福的终极目标。其核心技术包括先进的医学大数据挖掘技术; 深度学习、Deep Thinking等。
超声机器人前景也非常广阔。以甲状腺结节为例,目前判测是否有甲状腺结节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5%,判测良性恶性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5%以上。
陈东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随着与健康和健身相关产品智能服装产品不断面世,智能织物将成为热点。
为了保证穿戴的舒适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智能织物在追求电气性能(精度、EMC、稳定性、封装、信噪比、散热、功耗)的同时,还要满足特殊的机械性能(伸展、弹性、垂性、耐洗、扭褶、揉搓、透气等)。然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 如电气性能好,则做到柔性和弹性就相对困难,也更缺乏可洗性,反之亦然。因此,在设计电子织物时,如何平衡穿戴舒适性和织物电子特性是电子织物研究的重要挑战。
当前,相对于电子行业,智能纺织发展还很弱。电子领域产品开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如何将芯片和计算系统集成到衣服或怎么克服耐洗性等技术问题,而忽略了智能织物织物开发和加工技术问题。正是这种不平衡,很难使电子产品与时尚服饰充分融合。
通过将微型的光电、声音、力触觉装置嵌入到日常穿戴和佩戴的衣物、饰物中,在可穿戴计算系统输出装置的驱动下,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互动信息,实现信息互动和情感介入的功能。 这就是智能织物在心理健康上的应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