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部分公式过长,请左右滑动,否则可能显示不全。
运动学方程:
描述波上各个质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程,振动方程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波形图描述的是同一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置。运动学方程则描述所有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假定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波速为:
,波长为
,周期为
,频率为
。假设波向右传播,波源右方,距离波源
的质点需要经过:
的时间才开始振动。其振动情况只是与波源相比滞后了
时间。振动形式完全相同。就相当于把波源的波形平移到该点。因此该点的振动方程为:
由于:
带入消去
得:
令:
称为波数,它表示在
米内所包含的波长数。
于是有:
这就是简谐波的运动学方程,它能够完整的描述波上所有不同位置的质点,其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当
取固定值时,它就是位于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当
取固定值时,它就是描述波上所有质点在
时刻的波形方程,即波形图。
波的干涉
一般叠加
假定有两列同频简谐波的波源
和
,振动方程分别为:
且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两列波在空间
点相遇,
点距离
和
的距离分别为
和
,两列波在
点相遇,它们在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则
点的合振动为:
其中:
则:
其中:
为合振动的振幅。
由:
所确定。
现在我们来分析合振动的振幅:
即:
干涉
干涉加强
当相位差:
时:
最终求得合振动为:
其中:
可见两列波在
合成的新波也是简谐波,新波的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和,此时
点为干涉加强点。新波的频率和两列波相同,只是振幅和初相不同。
上面用的是相位差来表示振动加强的条件,现在改换为高中的波程差来表示。
某点
为干涉加强点的条件为:
点到两列波的距离之差:
由于:
故:
此即同平面振动的简谐波的干涉加强条件,它不要求波源同向振动或者反向振动,相位差可为任意值。
当两列波同频同步(同相位)振动时:
即:
注:
前面的负号有没有其实是一样的。
通常我们把
称为
到两波源的波程差。所以同频同步的两列波在空间某点
相遇时,如果
到两波源的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也可以描述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
点是振动加强点。振幅最大,为两波振幅之和。
当波源同频异步(相位差为
)振动时:
即:
由于
可以取负值,故而也可以写成
这种写法和
完全相同,这几种写法都表示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结果显示,波源同频异步振动时,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反而是加强的。
干涉减弱
当相位差:
时:
可见两列波在
合成的新波也是简谐波,新波的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差,此时
点为干涉减弱点。新波的频率和两列波相同,只是振幅和初相不同。
下面我们仍然以高中常见的波程差来表示干涉减弱条件。
当两波源同频同步振动
将
带入到
同样的分析可以得出,如果满足:
由于
可取任意整数,有没有符号没有区别,故而也可以写成
即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
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幅最小,为两波振幅之差的绝对值。
当两波源同频异步振动时
同理可得
此结论表明,当波源同频异步振动时,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反而为振动减弱点
干涉条件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两列波能发生干涉的条件是:
同频
相位差恒定
振动方向相同(指的是同平面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