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警告,近年开展全面人口普查的国家显著减少,这一“人口数据危机”正成为隐藏的政策风险,可能削弱疾病防控、教育规划等领域的成效。随着人工智能(AI)依赖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缺口带来的潜在危害或将进一步放大。
6月19日,《科学》期刊发表研究报告《消失的人们:全球人口统计数据危机威胁公共政策》,指出受新冠疫情、预算削减、政府公信力下降及国际援助减少的共同影响,全球人口普查陷入“完美风暴”。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2015至2024年间,覆盖全球15%人口的国家未进行人口与住房普查,较十年前增加7%。这意味着数亿人未被统计,决策者难以掌握全面人口信息。
现代政府通常每十年通过家庭自报和访谈进行人口普查,并在校正误差后实施政策。然而,报告指出,2015年至2024年7月,占全球人口25%的24个国家未发布人口数据,部分原因是回应率下降和数据误差引发质疑。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口数据缺失的危害尤为严重。报告主要作者、南安普顿大学WorldPop研究团队副主管杰西卡·埃斯佩表示,人口数据是“几乎所有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政府投资方向、资源分配及选区划分。她警告,统计机构经费缩减将降低数据质量,导致大量人口被排除在公共决策之外。报告还指出,美国、英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削减国际援助预算,正加剧这一问题。
研究估算,非洲33%人口所在国家在2015至2024年间未进行人口普查。黎巴嫩、叙利亚、也门等国因冲突导致普查能力受限。尽管数据缺口对低收入国家影响最大,但富裕国家同样面临挑战。例如,2020年美国普查低估了近5%的拉丁裔人口,儿童数据也常被低报。
牛津大学人口统计与健康教授梅琳达·米尔斯指出,人口普查覆盖率下降反映出调查参与度降低,部分原因是统计机构及美国人口与健康调查(DHS)等项目的预算持续缩减。她提到,荷兰、印尼等国通过身份证系统建立人口登记数据库以应对挑战,其他国家则整合新型数据、AI模型和数学工具,但单一解决方案难以奏效。未来需结合政府、产业数据源与先进统计方法,构建更完善的数据体系。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