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贾斯汀·马库斯(Justin Marcoux)
贾斯明·阿拉伊(Jasmine Arai)
凯特琳·特里·坎弗(Kaitlin Terry Canver)
加布里埃尔·卡斯珀(Gabriel Kasper)
编辑 | 唐尧 译校 | 郭雨辰、黄琬傛
导读
组织设计是一个组织在结构、流程、治理和人才模式等方面相互关联的一系列选择。基金会在应对社会挑战时,常常遇到内部组织设计与外部战略之间的错配问题。德勤监测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成功的基金会正在通过“搭建桥梁”“灵活适应”“高效交付”三条路径,使组织设计与战略协同。有效解决基金会的组织设计问题,能够帮助资助者持续且充分地发挥战略效能,最大化社会影响力。
图片:iStock/lucadp
1996年的恐怖电影《惊声尖叫》(Scream)长久以来因其情节反转而闻名。当主角全力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时,结果发现杀手早已潜伏在屋内。
慈善事业同样也习惯于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重大挑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资助者试图实时调整其工作方式,探索更有效的协作机制与更灵活的操作方法,建立跨部门合作关系,并与被资助者重构权力互动关系等。
但是,资助者往往在为传统工作方式构建的架构和系统内推行这些新方法。这种外部战略与内部组织设计之间的错配,甚至有可能从根本上破坏最周密、最具前景的新战略。
在基金会的转型努力中,正如《惊声尖叫》中的情节,“杀手”往往隐藏在“屋内”。
许多资助者已开始更有意识地审视自身的组织设计,即其在结构、流程、治理和人才模式等方面相互关联的一系列选择,以支持工作的开展。他们正在取得的进展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组织设计与期望在世界上创造的影响力相匹配。
德勤监测研究所(Monitor Institute by Deloitte)的团队与全美40多位慈善领域领导者及组织设计专家展开对话,旨在理解这些新兴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在最新报告《向内寻因:组织设计如何影响基金会的战略?》(What’s Inside the House: Is Org Design Derailing Your Foundation’s Strategy?)中,梳理了典型案例与慈善领导者的经验教训。以下将提前呈现部分故事与洞见。
我们发现,鉴于资助者目前试图解决的问题不断变化且相互关联,许多传统的“默认”组织设计模式已不再适用。相反,资助者正在尝试新的运营模式,以弥合不同观点,适应变化的环境,并以能够更快速、高效实现目标的方式进行组织、运营并交付成果。
首先,资助者正在致力于“搭建桥梁”,在组织内部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在外部与受资助者、社区及潜在合作伙伴加强联结。以W.K.凯洛格基金会(WKKF)为例,在持续八十年助力儿童与家庭发展后,该基金会的组织设计逐渐变得过于条块分割(siloed),不同团队各自为政,目标分散。
为打破这些孤岛,WKKF首先在团队间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基金会理事会与领导团队在广泛听取社区成员和员工意见后,制定了一套所有团队共同追求的目标与策略(例如“增加高质量儿童早期教育学位的可获得数量”)。这意味着基金会的所有团队,从底特律的本地工作团队,到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性变化项目团队,再到监测评估与学习团队,都围绕同一套目标协同运作。
此外,WKKF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架构重组,以更好地凝聚团队力量。作为新“网络化”组织架构的一部分,基金会组建了由项目和运营人员(例如拨款专员、拨款管理专员和财务专员)共同构成的团队,以确保每个项目团队都具备高效开展端到端工作所需的资源、专业知识和权限。为避免这些新团队又变成新的孤岛,基金会设计了新的协作平台,让不同部门的人员汇聚在一起分享想法和经验。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桥梁”,想法、信息和行动就可能变得孤立且规模受限。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全面激发组织所有团队及合作伙伴的创造力,对于保持信息畅通、协同规划和采取一致行动至关重要。
其次,资助者正尝试“灵活适应”,通过提高灵活性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的动态变化。例如,詹姆斯・欧文基金会(James Irvine Foundation)创建了一系列新的架构和流程,以提高应变能力。该基金会项目执行副总裁查尔斯・菲尔兹(Charles Fields)解释道:“我们深知过度僵化不可取,必须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随时做出调整。”
作为这一转变的一部分,该基金会不再使用围绕不同议题领域、年度预算相对固定的传统项目模式,转而采用“倡议举措”(initiatives)的模式来开展工作。这些“倡议举措”以7至12年为时间周期,设有明确目标和与目标匹配的多年期预算,并配备专门的跨部门执行团队。在“倡议举措”项目收尾时,欧文基金会可以选择将其逐步终止,而更常见的做法是从中汲取经验,将其升级为具有更新目标、时间表和预算的新倡议。
除了“倡议举措”模式,该基金会还设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开发部门,其职责是探索、试验和调整。与此同时,基金会还制定了新的预算和预测流程,致力于确保每项“倡议举措”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每年都有一笔“可灵活使用”的预算,使欧文基金会能够应对突发的危机或把握住偶然的机遇。
尽管所有这些改变共同帮助欧文基金会变得更加灵活,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该基金会的所有工作都需要灵活调整。基金会确立了“北极星”目标,即在加利福尼亚州让所有低收入劳动者都有能力在经济上取得进步,加上对种族平等的承诺,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长期的稳定性和方向指引。
对于希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影响力领域中能够适应得更好的资助者而言,构建促进更快速学习与调整的反馈循环、体系和流程至关重要。但同样关键的是,资助者需要找到平衡,明确一致认同的要点与目标,以此作为锚点,方能在拥有更高灵活性的同时保持稳定性。
最后,资助者正在寻求更好地“交付成果”的方式,以更快、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并创造影响力。例如,当玛格丽特・凯西基金会(MCF)迎来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该基金会领导者意识到其资源过于分散,过去用于支持了大量关注不同议题,并使用不同策略的受资助方。因此,该基金会决定将资金集中于开展直接支持社区服务工作的本地机构,并尽可能向这些机构直接拨付资金。MCF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门・罗哈斯(Carmen Rojas)总结道:“我们的职责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阻力,将尽可能多的资金分配给与我们使命最契合的伙伴。”
为减少阻力,MCF调整了拨款流程、组织架构和人才模式。如今,MCF向数量更少的受资助者提供为期五年的大额一般性运营支持,并简化了拨款流程,以减轻受资助者的负担。与其他资助者相比,MCF在寻找新的受资助者和处理短期(一年期)拨款协议方面的“变动”更少,这使其得以调整人才模式,以便更好地支持规模更小、更稳定的受资助者群体。目前,MCF 仅保留 3 名项目人员和 17 名运营人员。他们的职责是精简拨款流程,在需要时提供协助(包括帮助受资助者对接其他资助者),并在其他方面减少干预,努力使基金会成为最高效的资金管理者。
综上所述,当非营利组织应对重大转型与不确定性时,资助者可通过调整自身的组织规则、架构和流程,尽可能减少合作中的阻力。
资助者逐渐意识到,那些过时且未经反思的组织设计方式可能会限制其创造实际的影响力,并阻碍大家为应对不确定性所做的努力。值得庆幸的是,一些资助者正在实施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同行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与启发。
我们的研究从那些有意识调整组织设计以适应新工作方式的基金会中,总结出许多重要的经验。
●共同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资助机构各不相同,但多数资助者都在应对一系列相似的挑战,包括内部职能孤岛化,甚至形成各自为政的小团体,导致协作效率低下;僵化的内部战略和架构,形成因官僚主义导致的流程堵塞,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低效的系统、技术支持和拨款流程,引发不必要的摩擦和延迟。一旦资助者在自身组织中识别出这些挑战,便有越来越多的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以弥合内部(及外部)分歧,适应不断变化且不确定的未来,并更高效地实现目标。
●“协同一致”很关键:组织设计并非单一概念,而是围绕架构、流程、治理和人才模式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选择。当这些选择与资助机构战略之间彼此协同,便能够相互强化,形成一个凝聚的整体。就像脊柱中某块椎骨错位会导致全身疼痛一样,组织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缺失,都可能在组织内引发混乱、挫败感或效率低下。
●转型随难,但值得为之努力:战略与组织设计之所以常常出现错配,关键原因在于组织转型本身极具挑战性。正如一位基金会高管所言:“这绝非胆小者能胜任的事,因为届时必将面临重重阻力。”领导者可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工作、团队及个人权力。不过,仍有方法可以缓解过程中的阵痛并降低风险。经历过重大转型的领导者也分享道,当战略与组织设计协同一致时,所有人得以用全新且高效的方式开展工作。
这些经验表明,组织设计未必是慈善机构内部的“致命隐患”。相反,它能释放更强的凝聚力、联结力与信心,使资助者能够持续且充分地发挥战略效能,最大化社会影响力。
贾斯汀・马库斯是德勤监测研究所的高级经理。他与私人、企业和社区基金会合作,挑战既有假设,并创造性地构想新的可能性。贾斯汀的工作重点聚焦于慈善战略、运营管理和组织设计领域。
贾斯明・阿拉伊拥有近二十年为使命驱动型组织提供关键转型期咨询的经验。在德勤监测研究所,她帮助领导者实现大胆的战略,推动具有持久性的转型,以建立更强大的团队与社区。
凯特琳・特里・坎弗致力于在复杂问题的交叉领域开展工作,助力个人、组织与系统之间产生积极的相互影响。她在德勤监测研究所拥有十年从业经验,工作领域涵盖组织战略、社会领域研究与战略会议设计。
加布里埃尔・卡斯珀是德勤监测研究所的董事总经理,负责领导该研究所的慈善咨询业务。作为作家、未来学家及战略顾问,他三十余年来为美国众多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资助机构提供过专业咨询服务。
来源:《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网站2025年6月9日
原标题:What’s Inside the House: Is Org Design Derailing Your Foundation’s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