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一朵云可重达500吨,相当于100头大象,它们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天空中那团看起来轻飘飘的云,一朵普通积云的质量能达到500吨以上,相当于100头成年非洲象。那为什么它没有砸下来?是空气把它托住了,还是它根本没“浮”起来?

云真的重吗?看起来轻,其实是一团“隐形水库”

你以为云是蒸汽、雾气,轻飘飘的,其实它是货真价实的液态水或冰晶颗粒。一朵典型的积云,体积大约为1立方公里,其中含有的液态水质量可达500吨以上

这个数据不是随便说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曾通过雷达、飞机采样等手段实测积云含水量,发现每立方米的云中大约含有0.5克~1克的水。乘以1立方千米(也就是10亿立方米),总质量就达到了5×10⁵千克,也就是500吨。

换句话说:你头顶那朵看似轻盈的云,其实比3架波音747还重。而全球同时存在的云层质量总和,估算超过1.2亿吨

但问题来了:这么重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从天而降,把我们砸个稀巴烂?

云为什么能“浮”在空中?

云之所以能挂在天上,不是因为它像氢气球那样被浮力升起来,而是因为云滴太小太轻,以至于掉不下来

云是由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这些小水滴直径大概只有10~20微米(大约是人类头发的1/5),而密度又接近水。它们当然受重力吸引,但也受到空气的粘滞阻力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计算,这些小水滴的沉降速度非常慢,大约只有0.01米/秒,也就是每分钟下降不到1米。而与此同时,云层中上下对流的气流速度通常在1~3米/秒,远远超过水滴的下沉速度。

这就好比你往空中扔一个羽毛,它当然会掉,但如果你站在一个风速1米/秒的气流管道里吹它,它就能一直飘着不落地。云滴就是在这种“始终被空气托着”的状态中漂浮的。

所以,云不是“浮”在空中,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悬挂”状态——重力想拉它下来,但空气的扰动和粘性阻力把它托住了。

为什么不会“聚成水”掉下来?

你可能会问:那这些小水滴既然都在天上,为什么不合成大水滴,然后掉下来下雨?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气象机制问题。云滴要变成雨滴,必须经历两个过程:碰并增长机制凝结核富集机制

首先,在云中,水滴并不是静止的。由于气流扰动和重力差异,小水滴之间会发生碰撞并合成更大的水滴。当水滴直径增至0.5毫米以上时,沉降速度开始迅速上升,此时才有可能突破空气阻力“掉下来”。

但问题是,这个碰并过程极其缓慢。NASA的云微物理模型显示:在没有外界扰动或凝结核参与的情况下,一朵云中的水滴可能飘几个小时都无法长大成雨滴

而这就引出了第二个机制:凝结核。在现实大气中,空气中存在大量尘埃、花粉、盐粒、污染物等微小颗粒。这些物质可以作为“种子”,吸附水蒸气,快速形成大水滴或冰晶,加速降水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乌云密布,有时候它就是不下雨,而有时候突然倾盆而下。云中是否存在足够的凝结核、上升气流是否足够强、环境湿度是否接近饱和,共同决定了“云能不能掉下来”。

所以,云之所以不会随便掉下来,是因为它需要满足一套非常精密的物理条件,才能完成“从漂浮到降落”的转变。换句话说:不是云不想掉,是它掉不下来。

云掉下来”的时刻,其实是大气系统的“极限释放

当所有条件凑齐,云就真的会掉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降水”。但你知道吗?这并不是水的自然下落,而是大气系统在能量饱和后的主动释放过程

举个例子。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暴雨,短短一小时降水量高达201.9毫米,相当于1.5亿立方米的水从云中砸下。这是因为当时副热带高压与冷空气交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加速了云中水滴的碰并和凝结核活跃度,导致云层“瞬间崩塌”。

从卫星云图上看,那天的积雨云高度达到12公里以上,总含水量超过数百万吨。这就像是大气中积蓄的“水能量”在几小时内被一次性释放出来了。

而气象雷达数据显示,强对流天气中,云中垂直气流可以达到10米/秒以上,这个速度足以把雨滴重新“吹回云里”,形成短时滞留。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云连着几个小时都不下雨,一下起来却像开了闸的水库。

所以,“云掉下来”这件事,本质上是大气热力学与微物理机制的协同极限产物。它不是简单的“重了就掉”,而是整个天气系统“撑不住了”的表现。

为什么飞机可以穿云而过?

说到这里,你可能又想问:既然云这么重,飞机怎么能自由穿行其中?不会撞上像雾墙一样的东西吗?

答案是:当然不会。因为云虽然含水量大,但它是极度稀疏分布的水滴或冰晶。一立方米的云中只有0.5~1克水,其余全部是空气。

这相当于在一个大房间里撒上一小勺水,虽然你能看到水汽,但你走进去几乎不会有阻力。飞机穿云而过,感受到的只是感受到的只是离散水滴群的微弱碰撞,不会像穿过固体一样有“撞击感”。

不过,云里也不是完全无害——在雷暴云中,可能存在剧烈的上升气流、结冰风险、雷电放电等危险因素,所以航班在穿越积雨云时会特别谨慎。但这不是因为云重,而是因为云中的能量不稳定

写在最后

一朵云看起来柔软无形,实则重若千钧。它不掉,是因为它太轻太碎,被空气牢牢托住;它能掉,是因为大气的每一次释放,都藏着能量的精密博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ssQqbm0EBfZ0r-yjtVEI6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