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星际天体将飞过地球!NASA已预警,直径20公里,速度超人类极限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一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神秘天体正高速穿越我们的星际领地。

这颗天体被正式命名为3I/ATLAS,是人类历史上确认的第三个星际来客,它不仅体积庞大——直径估计在10到20公里之间,而且运行速度非常快。

科学家推断这块曾诞生在另一个恒星系统的天体,很可能携带着宇宙原始物质,甚至另一个世界的物理信息和生命线索。

那么,这颗神秘的“宇宙流浪者”到底是谁?它从何而来,又将驶向何方?人类有没有可能观察、追踪、甚至接触这颗星际天体呢?

从天体力学的角度来看,3I/ATLAS与此前发现的奥陌陌(1I/‘Oumuamua)和鲍里索夫(2I/Borisov)存在显著差异。

奥陌陌形状怪异,呈现雪茄状且无彗尾,鲍里索夫则表现出典型彗星特征。

而ATLAS更进一步,其“彗发”特征表明它极可能由冰雪物质构成,在靠近太阳过程中逐渐升华形成明显的彗尾。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飞行轨道是一条双曲线,这种飞行路径与太阳系中常见的椭圆或抛物线轨道截然不同——这在天文学上是明确无疑的星际身份标志,标志着它并非太阳系孕育的产物。

从其光谱数据与轨迹反演来看,3I/ATLAS的源头或许位于数十光年之外的某个恒星系统,其穿越星际空间可能已经耗时了数百万年乃至更久。

在行星科学与天体化学领域,研究彗星和小天体被视为理解太阳系起源的关键路径。因为它们是原始的、未被行星级活动扰动的“时间胶囊”。

一个直径达到城市规模的星际彗星,其核心物质可能从未被高温扰动,携带着外星恒星系早期形成的信息,甚至可能蕴含复杂有机分子,提供关于星际有机物演化的全新线索。

这次,人类恰好能在它“路过”太阳系附近的短暂瞬间,有幸一睹其真容!而且它的轨迹并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撞击威胁。

窥见其他恒星系形成的“配方”,这是构建宇宙普遍性模型、寻找生命通用前提的核心环节,科学意义却异常重大。

如果能近距离采样、分析其表面和尾迹中的粒子,我们或许可以获得关键性证据:生命构成的原料是否具有宇宙普适性?

然而,客观而言,人类根本无法追上它。

3I/ATLAS正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这一速度相当于216000公里每小时,是国际空间站绕地一圈速度的十倍以上。

以现有推进技术而言,根本无法在可控时间内追赶、匹配其速度并实现接近。

有人可能会想到NASA目前速度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它在2018年发射后,在2021年飞掠太阳时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90公里。

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帕克探测器是依靠多次金星引力弹弓“自杀式接近”太阳,在某一瞬间达到了最大速度,其飞行路径围绕太阳不断螺旋推进。

而星际天体ATLAS是双曲线路径通过,轨道方向、加速度策略、目标空间位置全都不同。

简单来说,哪怕你让一辆火车提速到了音速,它也追不上正飞跃大西洋的喷气式客机。不同维度上的速度比较,毫无意义。

因此,每当公众提出“为什么不发射飞船去拦截它”的问题时,科学家只能无奈回应:理论上可以,但现实中,没有任何现成方案可行。

要完成从发现到跟踪、再到发射任务的技术闭环,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准备周期,而类似ATLAS这样突如其来的星际访客,往往在两年内就已远离人类观测范围。

事实上,这也暴露出当前人类在应对“动态深空事件”上的被动处境。

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防御潜在天体威胁,我们对深空目标的发现时间仍然严重滞后。天文界对此早有警觉。

目前,包括美国ATLAS项目、我国紫金山天文台、欧洲的Flyeye望远镜系统,都在逐步构建全天域、全天候的高频率深空监测网络。

目标明确——将星际访客的发现时间提前十年以上。这样,科学界才有可能制定探测或拦截计划,甚至实现“首发迎接”。

科学家推测,整个太阳系每年可能会“遇到”数千个这样的访客,但大多数太小、太暗、飞得太快,根本无法发现。

3I/ATLAS之所以特别,不只是因为它大,更因为我们恰好看见了它。

在未来20年中,随着望远镜探测能力与光学算法的发展,人类可能每年都能识别出数十颗星际天体——其中不乏3I/ATLAS这样的大型彗星与含有机物的特殊天体。

而且,人类每一次与“未知天体”的擦肩而过,都有可能获取无数宝贵的科学财富!

显然,深空监测网络计划已经是现实中亟需投入的工程蓝图。

科学家根据3I/ATLAS亮度增长趋势预测,它将在2025年10月左右达到视亮度峰值,南半球的天文爱好者将率先看到它的彗尾结构,而北半球也可能在某些天区拍摄到它的身影。

这对公众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观测机会。

通过望远镜直接看到一颗星际天体,是一件极其罕见的事情。

而3I/ATLAS的轨迹、速度、光谱数据、尾迹演化等一系列物理属性,将为天文学提供前所未有的观测案例,有望揭示星际尘埃、冰核形成、彗发演化等重要理论的细节。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追上这些“星际旅者”,但这不妨碍它们点燃我们对宇宙边界的想象。

如果说“奥陌陌”是一次突然的惊鸿一瞥,“鲍里索夫”是一次彗星形态的初次验证,那么ATLAS将是人类对星际天体系统深入了解的绝佳机会!

太阳系的大门向外开放已成既定事实,我们不再是孤立世界,而是银河交通网中的一个“交通枢纽”。

每一个路过的访客,都是一次提醒:我们必须更早地看见,更快地反应,更深地理解这个复杂而浩瀚的宇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下次接收到这样的“星际快递”时,比今天准备得更充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3wVlKhjeWj0MkYrFgtCml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