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一想到思想就是编程,或者反过来,编程就是思想,就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无以名状的恐惧。至少以目前情形看,是由人去编程,“思想”存放在小巧的芯片中,不同芯片的组合,最后构成了机器人的数据库。科幻片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人制造了机器人,有一天,机器人反过来要控制人。本来这只是想象,一个应该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又能保证这事不可能出现呢?现在想想,发现还是马克思伟大,在他思想发育的早期就看出了异化的事,指出,劳动创造财富,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困与苦难,劳动成为劳动者的异化。思想也是这样,思想创造了文明,文明的最高端是人工智能,然后,人工智能给思想者带来了危机,人成为被监控的对象,思想于是成为思想者的异化。一旦人工智能控制了人类,首先要做的事就一定是终结人类演进与发展的步伐。
当然,这未免过于想入非非,超出科学推理的合理范围。不过,退一步说,对人的危机仍然存在。如果编程等于思想,思想通过特定编程加以控制,其正面价值是,人以后不需要再学习,只要适时在大脑皮层中植入某种芯片,人就成为超人,由超人组成的社会,无疑就是智能社会。万一,我说是万一,因为这极有可能,突然让希特勒那样的恶魔掌握了这一技术,给全体人民植入法西斯的邪恶芯片,让大家和他一样思想,而且是精准地、按部就班地思想,那个时候的智能社会,岂不就是地道的法西斯社会?
这事不能这样去想,因为如此推理极其危险。幸好我们身处伟大时代,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准绳,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崇高目标,所以不可能出现那样可怕的社会。
但是……
(杨小彦)
领取 专属20元代金券
Get大咖技术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