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 2025
决赛附加题
全球及中国近海
生态环境要素智能预测
01. 附加题简介
本赛题旨在利用全球或中国近海叶绿素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生态环境要素(如叶绿素浓度、初级生产力等)的高分辨率时空预测,如全球10km,近海3-5km,并实现未来1-7 天的时序预测。需整合时空特征提取、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及不确定性分析,确保预测结果的物理合理性与精度。赛题基于 Python 实现,需兼顾模型预测精度与计算效率。
02. 程序要求
核心功能
数据读取与预处理:读取卫星遥感数据(NetCDF/HDF 格式),完成基本的数据预处理。
特征工程:提取时空特征(如图像变化信息、时间序列变化信息、季节周期、以及其他环境要素协同变量),构建训练数据集。
智能预测模型:实现深度学习模型(如时空卷积网络 STCNN、Transformer、LSTM-Attention)或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XGBoost),支持多步预测。
不确定性评估:输出预测结果的置信区间(如概率预测或误差估计)。
结果输出:生成网格化预测结果,包括图片图像,时间步长不低于每日,空间分辨率满足全球或区域高精度需求。
代码规范
必须使用 Python 开源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SciKit-Learn)。
代码需包含完整注释、文档字符串及可复现的训练流程。
03. 数据准备
全球数据:NASA MODIS/Aqua 叶绿素数据(如OC-CCI 产品,分辨率 4km或9km)
中国近海数据:卫星叶绿素数据
辅助数据:区域海洋动力数据(如温度、海流)
04. 结果验证
定量指标
对比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计算以下指标:
均方根误差(RMSE)
皮尔逊相关系数(R)
平均绝对误差(MAE)
可视化验证:
生成预测结果时空分布图,评估与洋流、锋面等生态现象的空间一致性
05. 题目要求
输出格式:预测结果需保存为 NetCDF 格式,包含时间(time)、经度(lon)、纬度(lat)、预测值(chlorophyll)及不确定性字段(uncertainty)。
精度要求:不得对原始卫星数据进行无依据的降采样或随意插值,需保留原始数据时空分辨率信息。
预测范围:全球或中国近海区域(可自选,需在代码中明确界定)
06. 本题评分规则
内容来源:海洋计算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