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人工智能时代,法律的发展应注意什么?

无论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水平如何,它本质上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及相关应对举措,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部分法学专家建议,应赋予高人工智能机器法律权利主体地位。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民事主体承担侵权责任,智能机器人作为主体承担删除数据、修改程序、永久销毁的刑事责任,等等。对此类观点,有必要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态势予以理性分析。

目前,人工智能产品可分为弱人工智能产品、强人工智能产品、超人工智能产品等类型。在可预知的未来,人工智能大体是模仿人类智能,超人工智能产品也终究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的程度如何,它依旧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客体,属于“物”的范围。

但仍有部分法学专家认为,现行法律关系主体并不完善,应将高智能人工机器作为独立的主体纳入法律关系主体中,形成自然人、法人(单位)、高智能人工机器三者并列。这一倡议实质上混淆了法律关系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严格来说,法律的重大修正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法律存在严重漏洞或基础性概念错误。当现行法律能够对新兴事物或领域进行调整,或者能够合法又合理地解释时,强行修正就违背了法律的稳定性。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潜在问题,现行法律的重心应转向对产品研发和使用的规范。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研发者是否要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使用者是否要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研发者和使用者如何分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又如,高智能产品自主创造的作品,是归属于研发者还是使用者?

总之,修正法律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衍生的问题有一定现实意义。但是,法律的重大调整必须根据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而不要一味强调所谓法律的前瞻性。一个基本原则是,无论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水平如何,它本质上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法律关系的客体。由此,我们要寻求法律稳定性与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作者:李晓郛;来源:解放日报)

(李晓郛;来源解放日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718A0AN5A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