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7月19日消息,有网友发帖称在山姆会员商店APP联系人工客服咨询自提蛋糕问题时,一直显示人工客服繁忙且无直达界面,而用英文讲完需求后,立刻进入排队界面且迅速召唤了客服。记者实测也发现,发送“人工客服”“售后服务”等中文字眼,客服界面均显示服务繁忙,发送英文如“I need some help”等便进入排队界面且接通。山姆会员商店客服称中文咨询人数过多,英文咨询人数少,APP人工客服分中英文两批。
这简直是荒谬至极!在中国的土地上,服务中国的消费者,竟然出现说中文难以接通人工客服,说英文却能秒接的情况,这让中国消费者情何以堪?山姆作为一家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收取着中国消费者的会员费,却在客服服务上搞出这样的“双标”,是可忍孰不可忍?
表面上看,山姆给出的中文咨询人数多的解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这绝不能成为忽视中国消费者的理由。难道因为中文咨询量多,就可以让中国消费者无限期地等待,而让英文咨询者享受“特殊待遇”?这不是资源分配的问题,而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是对中国市场的漠视。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公平对待。中国消费者是山姆在中国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如此对待他们,山姆的“会员至上”理念又体现在哪里?
山姆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问题!立即增加中文客服人员数量,优化客服系统,实现更智能的跨语种队列分流或动态调配双语客服资源。不能让中文用户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对此事予以关注,督促山姆尽快整改,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其他企业也要以此为鉴,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和感受,公平公正地为所有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不要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