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高中生都开始做科研了?现在的学生太卷了!

哈喽大家好!我是妈咪叔。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第二天活动的现场——《科学家对话青少年》。所以,今天将会是一场知识的传承,是一场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接力,同时也是一场科学灵感的碰撞。那让我们走进会场,一起来听听他们都聊了什么。

这次活动座无虚席,吸引了近百名来自上海的中学生,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首先来自四川大学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冯小明,做了化学主题的报告,《手性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手性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就像是我们的左右手一样,左右手是镜像对称的,它们都是由肉和骨头组成的,但左右手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而且是非常不一样。手性分子也是同理的,它们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相同的,但就是因为它们一个是左手,一个是右手,就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化学性质,可能一个是甜的,一个是苦的。一个是无毒的,一个却是有毒的。手性分子在药物合成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进行药物手性的筛选,可以治病的药物就可能会变成致畸的毒药,比如当年的“反应停事件”。所以如何在药物生产的时候,只产生我们想要的手性分子呢?这就需要用到手性催化剂了,它像是一个特定的模具,只能产生特定的手性,这样就进行了左右手的筛选。冯小明教授正是因为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等领域的贡献才获得了2018年的未来科学大奖。

紧接着,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许晨阳教授,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关于代数几何的报告。许教授将代数和几何比作数学中的“魔鬼”与“天使”——一个抽象深邃,一个直观形象。然而,当这两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时,便能产生不可思议的魔力,为解决众多复杂的数学难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工具。

在随后的对谈与问答环节中,这些中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惊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专业,甚至触及了一些前沿的科学问题,充分展现了当下中学生的优秀素质。事后了解到,其中大部分同学都是“英才计划”的学员。尽管他们只是高中生,但许多人已经拥有了参与科研的宝贵经历,这无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充分证明了,对话青少年的此类活动意义深远且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成功地拉近了青少年与顶尖科学家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让年轻一代亲身感受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当孩子们有机会与冯小明教授、许晨阳教授这样的大师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科研故事,了解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突破时,科学便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符号,而是鲜活、有趣、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之旅。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能够有效地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强烈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科学,从而主动投入到科学学习和探索中去。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储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天这些坐在台下、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中学生们,或许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他们的成长,将直接决定我们社会未来的科技进步与发展。

科学家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而青少年则是这些缔造者的继承人。科学是一把钥匙,但它不只是考试的钥匙,而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是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答疑解惑的钥匙。希望通过今天的对谈,能够在这些青少年的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有一天,它也会生根发芽,成长成参天大树,也能站上未来科学大奖的舞台。我是妈咪叔,愿你热爱生活,爱上科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2LWBa5CnTvroKHFmQYMU6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