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月球可能在几小时内诞生!不是几百万年?

你知道吗?大约45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撞击,和一颗古老火星级行星忒伊亚发生了剧烈碰撞!这次撞击如此猛烈,瞬间在太空中创造了一个碎片场,最终这些碎片聚集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月球。这个被称为“巨大撞击假说”的理论,曾经被广泛接受。

但最近的研究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月球可能并不是在数百万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如果这一理论被证实,它将是关于我们天然卫星的一项突破性发现。那到底是怎样的撞击,让这颗巨大天体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从混乱的碎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天的月亮?

为了验证这一新理论,科学家们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程序“Swift”,并在超级计算机“cosma”上进行大量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的碰撞角度、速度、旋转方式和其他变量,他们发现月球的形成过程竟然如此迅速,几乎是在碰撞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完成的。换句话说,月球的诞生并不像传统理论那样需要数百万年,而是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

这些模拟还显示,月球的大部分物质来源于地球,而不是忒伊亚。这一发现也解释了为什么月球的岩石与地球岩石如此相似,甚至它们的同位素特征与火星等其他天体的岩石有显著不同。

过去,天文学家认为撞击后产生的碎片会受到潮汐力的影响,导致月球逐渐形成。但最新的高分辨率模拟表明,这些碎片承受得住潮汐力,并且能够迅速被推向更高的轨道,形成了一个迅速进入轨道的卫星。

这些模拟中的快照清晰显示了撞击后的过程:原地球(橙色)与忒伊亚的残余物(黄色和棕色)在碰撞后迅速分离,角动量的传递使得大量碎片飞入轨道,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这一新理论,不仅解释了月球的快速形成,也揭示了月球独特的宽倾斜轨道、薄地壳以及部分熔融的内部结构。

尽管这些模拟结果令人惊叹,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这一理论。为此,科学家们计划在未来的阿尔忒弥斯任务中,获取月球表面更深处的样本,以进一步验证这些高分辨率模拟的准确性。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月球如何在数十亿年的演化中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

月球与地球的历史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越了解月球的起源,就越能揭开地球演化的更多奥秘。

记得点个关注,跟随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奇妙的宇宙之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czpdGTD2-6w2oXihXInEX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