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可能一直被“月亮”骗了!地球可不止一颗月亮,而是至少七颗!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那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将来可以在七颗卫星上修建基地,去不同的“月亮”度假?其实真相要复杂得多——这些额外的卫星并不是恒久的伴侣,而是科学家口中的“迷你月亮”。
所谓迷你月球,其实就是那些暂时被地球引力捕获的小行星或碎片。它们绕地球短暂地打转,仿佛在和我们的星球进行一场“宇宙速配”。有时停留几个月,有时几年,然后就再次挣脱束缚,回到太阳轨道继续游荡。
科学家猜测,大部分迷你月球来自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但研究发现,其中一些其实是月球碎片!比如 2016 年发现的“Kameo OA”,它很可能在百万年前从月球被撞击中飞散出来。而最近出现的“2024 PT5”,同样被怀疑是月球的一部分。而不是典型的小行星。
根据模拟研究,大约有六到七颗这样的“微型月亮”正在环绕地球,但它们并不可靠,平均只能陪伴我们九个月左右。它们体型小、移动快,往往和汽车差不多大,却难以被望远镜捕捉,直到它们突然闯入大气层,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就像 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事件,一块房屋大小的太空岩石以每秒11米的速度冲入地球大气层。它在距地面约22公里的半空中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玻璃像雨点般落在住宅、学校和办公室里。超过1,600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被飞溅的碎片所伤,而这颗小行星甚至不是一颗大型行星,与潜伏在那里的小行星相比,它只不过是一块宇宙鹅卵石。
要知道现代的天空调查,其实已经相当擅长捕捉那些细小的太空来客,甚至能在数百万公里外发现它们的踪迹。
但问题在于——这些“迷你卫星”实在太快了。在天文图像中,它们不会像普通天体那样留下一个静止的点,而是拖出一道道痕迹。而计算机最不喜欢的就是“痕迹”,算法很难识别这些快速移动的目标,所以它们往往会被忽视。
不过,好消息是,事情并不全是悲观的。科学家们的确成功发现过一颗,那就是“2020 CD3”。要知道,它在一千个可能的观测夜晚中,只在两个夜晚被捕捉到,这几乎就像在“旋转的大海里捞针”。但一旦确认了它的位置,后续的追踪就容易得多了。
而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小访客”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们距离地球极近,抵达它们的成本远远低于飞往小行星带。所以未来的太空公司,或许会尝试捕获一颗“迷你月亮”,并从中开采矿物。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更是宝贵的研究对象:它们能帮助我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甚至通过研究月球碎片如何被撞飞并进入轨道,来推演小行星撞击对地球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换句话说,这些小家伙虽然快、难找,还带点“不靠谱”,但它们身上藏着无数秘密。
于是科学家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正面平滑开阔,而背面却坑坑洼洼、厚重粗糙?看上去就像月亮有一张“自拍脸”,还有一张“不适合上镜”的脸。
最新的计算机模拟给出了可能的答案:数百万年前,那颗小卫星与月球相伴巡游了近8000万年。但随着太阳引力的扰动,它的轨道逐渐偏移,最终慢慢撞上了月球的远端。
这并不是一场轰然巨响的爆炸,而更像一次“慢动作的宇宙碰撞”。速度不足以融化岩石,却足以把它像橡皮泥一样挤压到月球表面。于是,没有留下巨大的陨坑,而是直接覆盖,塑造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满是山峦的月球背面”。
所以,当你今晚抬头望月时,别忘了,在你看不见的天穹中,或许还有几颗短暂的“迷你月亮”,正悄悄陪伴着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