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乌鸦为何对亮闪闪的东西情有独钟?能不能靠掏乌鸦窝发财?

早在2013年,美国西雅图的一个小镇就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8岁的女孩加比•曼(Gabi Mann)和丽莎(Lisa)在院子里为经常来觅食的乌鸦们准备一场坚果和狗粮大餐,乌鸦们吃饱喝足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乌鸦们衔来了各种小礼品,包括:玻璃弹珠、小银球、回形针、耳环以及许多的金属小物件。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乌鸦随机去找到的,而是它们之前找来放到了自己的窝里的。其实,乌鸦喜欢收集亮晶晶的东西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20世纪初,鸟类学家们就发现了乌鸦的这一癖好。

那么,乌鸦为何收集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处的亮晶晶的小东西呢?我们能不能靠去乌鸦窝里找这些东西发财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乌鸦:“亮晶晶物体收藏者”

任何的动物行为背后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河狸之所以会热衷于筑坝,是为了让河水的水位始终维持在自己的洞口处,这样有利于它们的隐藏,从而减少被天敌捕猎的概率,同时啃木头也能让不断生长的门齿得以控制。

而乌鸦的收藏者爱好也是对自己有利的行为。科学的研究发现在乌鸦的婚恋市场,亮晶晶的物件堪比人类社会的钻石。而乌鸦与大多数鸟类一样,都是“男追女”,所以,这个动作是公鸦独有的。研究发现公鸦会将收集到的玻璃碎片、易拉罐拉环甚至硬币,精心布置在巢穴周围。

这种行为类似于人类的"炫富式求偶"。根据鸟类学家们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装饰品超过20件的雄鸦,求偶成功率比"赤贫户"高出47%。雌鸦会像评估房产般巡视这些"珠宝展",最终选择藏品最丰厚的"收藏家"共筑爱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乌鸦都有这个行为,因为绝大多数生活在远离人类居住地的乌鸦是难以获取这些人类制品的,因此,这些行为通常发生在栖息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乌鸦身上。比如加拿大温哥华的乌鸦"黑杰克",它就曾经连续三年蝉联当地观鸟协会评比的"最佳装饰巢"。

它的藏品包括了42枚不同年份的硬币、15片彩色玻璃、3个自行车铃铛以及1枚警徽(疑似从警察制服上窃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乌鸦另辟蹊径,它们甚至还会囤钱。

当然,乌鸦拥有这种行为还与它的智商有关,研究表明乌鸦拥有鸟界顶尖的智力水平,其大脑神经元密度超过很多的哺乳动物。这种超凡智慧让它们发展出独特的"物件认知",比如幼鸦会像人类儿童收集卡片般囤积彩色石子,成年后演变为收藏癖,实验室中的乌鸦能用金属丝制作钩子,这种创造力延伸到对人工制品的审美,而这其实也是它用智商获取食物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收集一些东西,可能在未来觅食时能够用得上。

因此,乌鸦喜欢亮晶晶的东西其实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求偶有关,至于亮晶晶以外的东西,则与视觉偏差(与它们的食物有些相似)以及探索行为有关(乌鸦智商较高,可能存在娱乐行为)。

掏窝致富?一场注定破灭的幻想

上面我们说到乌鸦的巢中可能存有各种小物件,包括耳环戒指之类的,甚至有些乌鸦的巢里还有马内(谐音),既然如此,掏乌鸦窝确实有概率能够发财。但这只是幻想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聊。

首先,乌鸦窝有宝藏这事在上个世纪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必然有人会对其进行研究。早在本世纪初全球鸟类保护协会就发布了一项的普查数据,这项数据我们的发财梦泼下冷水:平均每个城市乌鸦窝含0.03克贵金属、99.7%的"藏品"是玻璃、塑料等廉价反光物、发现贵重物品的概率低于彩票中奖率。

其次,试图通过掏乌鸦窝发财,不仅要面对物理风险,也就是成年乌鸦的报复,因为乌鸦是一种归巢性鸟类,它们对巢的守护就像家一样,一旦发现入侵者,它们会群起而攻之,而目前已知的乌鸦啄人导致眼睛受伤的案例就超过了20起,可见这些家伙并不好惹。

其次是法律风险,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破坏野生鸟类巢穴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显然这是违法行为。而且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乌鸦具有跨代记忆能力,会对掏窝者及其后代展开持续报复。美国西雅图曾有家族因祖辈掏鸦窝,被乌鸦骚扰长达12年,而印度也有一名男子就是因为救了挂在网上的一只乌鸦(救下时已经死亡,但乌鸦群没有看到这个过程),被附近的乌鸦群疯狂攻击了3年之久,导致了该男子不敢出门。(下图就是被乌鸦攻击三年的印度男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亮晶晶迷恋背后的那些事

乌鸦对反光物的偏好,可追溯至700万年前,而这也是它们的生存策略,比如原始环境中,光滑石头=优质工具原料;水光反射=水源或鱼群信号;金属光泽=陨铁等稀有材料(早期人类同样痴迷)等等。

当然,现代城市也间接的成为乌鸦认知进化的加速器,因为正是这些亮晶晶的东西可能会对生存有利,才促使了一部分生活在城镇附近的乌鸦有了这种行为。当然,无论有没有这种行为,乌鸦在自然界中都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物种,它们每年清理45万吨动物尸体,而且单只乌鸦日均消灭200只害虫化身农田守护者。

写在最后

当夕阳将最后一道金光洒在都市丛林,乌鸦们正携带着今天的"战利品"返回巢穴。那些在人类眼中毫无价值的玻璃碎片,在鸦群社会里却是身份与智慧的象征。这场持续千万年的"亮晶晶迷恋",既不是简单的动物本能,也不是人类财富观的镜像投射,而是生命在进化长河中书写的独特诗篇。

或许某天,当我们能真正理解乌鸦眼中闪烁的星光,就能找到与自然和解的密钥——毕竟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精心打磨的钻石,与乌鸦巢中的易拉罐拉环,本质上都是星尘的另一种形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QZO70Jpq2S54gzCH8P4Xp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