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业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智慧企业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还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智慧企业概念的提出
对于智慧企业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基于技术发展方向:数据是智慧企业的财富,只有通过数据的治理和分析,结合企业人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企业规程和企业战略,才能在企业管理中附加上“智慧”属性。数据的获取必须依托于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由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具有改变行业组织流程模式的能力。
基于管理变革导向:由“互联网+”变革公式所引发的行业变革,已使社会组织流程变得更加高效、更加简洁和更加数据,形成类似“有限元”的网状交接结构,一个节点的变化就会带动周边区域的联动反应,并由大数据分析推演开来,得出我们难以意想的分析结果。显然,目前我们的企业组织管理形态已与原来不适应,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企业管理体系需具有“数据驱动企业管理”和融入员工创新创效活力的功效,并在“两化”融合基础上,同步推进管理现代化变革,实现将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
基于企业自身属性:企业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安全风险可控化为目标的经济经营主体,我们所指智慧企业也体现这样的属性。一切有利于提升经济管理效益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都会成为企业家们所接纳的对象,对于现有的“互联网+”思维也概不例外,其接纳过程也就成了企业变革流程,其接纳的体系就是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诞生。同时,智慧企业的变革推进也是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落实创新发展和双创理念的最佳实践。
二、智慧企业的思考研究
智慧企业是个新生事物,在企业管理界从未有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对以技术和管理创新驱动的智慧企业而言,就需要对其特征、定义、目标、架构、模型、关键路径和成熟度等一系列关键理论问题进行思考,以理论指导智慧企业实践,以实践纠偏关键理论。
1.智慧企业特征思考研究
“智慧企业”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区分在哪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载体,其核心是在满足企业风险防控、员工和谐幸福、管理流程合理柔性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有价值产品实现企业盈利创收。因此,与目前所了解的“智慧”及企业单纯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相比,智慧企业主要特征可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
经营发展特征:“智慧企业”理念其落脚点还是在“企业”二字,作为企业管理者采用新思维、新方法实现企业创新驱动是必然考量,但企业经营发展这个核心利益点无论在哪种发展模式中都不可舍弃。智慧企业是以数据驱动、多脑协同、智能决策的管理模式,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智慧”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与创收创效、生存发展与可持续等根本性问题。
风险防控特征:企业管理始终伴随着法律、合同、财务、市场、贸易、安全等多维度风险防控,而从2013年以来,以BAT公司代表的创新驱动型企业,改变了社会运行模式,赋予许多行业“互联网+”的数字公式,其风险防控渠道也必然偏向数字感知模式,况且智慧企业就是数据驱动的企业管理模式,风险防控特征也必须围绕数据治理、数据集成和数据管控,通过自动识别、智能管控体系,实现风险识别自动化、风险管控智能化。
人的因素特征:人作为万物构建的核心,在智慧企业管理体系中,我认为驱动智慧企业建设的原动力就是全体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智慧企业”如果缺乏了对“人”的思考,就只能称之为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不能达到“智慧”高度。因此,智慧企业除了要实现物物相联以外(信息化、智能化),还要采用物联网做桥接、人工智能做支撑,做到人人互通、人机交互、知识共享和价值创造,才能将人的智慧全面赋予管理“智慧”之中。
管理变革特征:社会生产力的变革、风险防控的数字化和人机交互的智能构建,自然要求企业变革管理模式,从而建立数据驱动的管理模态。如前所写,智慧企业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三元”融合,那么智慧企业管理变革特征应实现企业管理层级更加扁平、机构设置更加精简、机制流程更加优化、专业分工更加科学的特征,满足智慧企业数据驱动管理和释放员工创新创效活力的需求。
数据驱动特征:数据驱动是智慧企业核心要义,可以说数据是智慧企业的血液,离开了数据,智慧企业就没有生命。在实现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统一企业主要业务数据编码,结合企业文化、企业规程和企业战略发展,建立分析平台进行大数据治理,结合外因需求、内在优化,做到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智能,达到驱动企业管理决策的目的。
2.智慧企业定义思考研究
智慧企业是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强化物联网建设、深化大数据挖掘、推进管理变革创新,将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全要素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从而使企业呈现出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的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
细分智慧企业定义,可分为以下四个子目标:
技术创新目标:强化物联网建设、深化大数据挖掘、推进管理变革创新
管理创新目标: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
智能化建设目标:企业全要素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
组织变革:呈现出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的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
3.智慧企业目标思考研究
通过智慧企业的定义思考,初步形成智慧企业实践的三维度目标,即自动预判、自主决策、自我演进。
自动预判(技术维度):自动预判是智慧企业实践的技术维度,其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度集成,而更重要的是站在企业整体信息化,业务流程化,设备智能化的高度来达到实践目标,建成符合基层业务的“单元脑”,使企业从过去定性描述、经验管理,逐步转变为数据说话、数据管理。自动预判的实践可细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是智能感知模块,应用先进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和监测技术,建立工作一线数据的实时采集,从基础工作点或流程点来获取一线“情报”;其次,通过建设完整的网络体系,做到大感知、大传输、大储存、大计算和大分析,结合企业管控红线的“本—构”反馈,从而实现对各类潜在风险的自动识别、判定及预警。即:企业风险识别自动化。
自主决策(流程维度):自主决策以自动预判阶段所提供的数据支撑,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战略前瞻和总部布局来提供综合的决策支撑,即建立数据驱动企业管理的“专业脑”和“决策脑”。“专业脑”对各业务数据进行集成集中和专业治理,过程中融入专业规程和企业文化,并横向打通业务数据流分析决策,构建企业决策的统一平台基础,形成决策分析报告,提交公司“决策脑”进行综合评判;“决策脑”依据各“专业脑”分析数据,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综合做出系统决策,形成多脑协同和系统联动,使企业整体具有人工智能特点,实现企业决策管理全面智能,即:企业决策管理智能化。
自我演进(管理维度):通过各类企业业务数据和决策案例的不断累积,企业决策管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级转变,新技术变革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也务必积极吸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时刻变革企业管理模式以便适应新常态发展,让企业具备自主学习功能,实现自我评估、自我纠偏、自我提升、自我引领,即企业纠偏升级自主化。
简单而言,智慧企业的运转流程就好比现代战争的作战体系一样,前线战士(一线员工)发现敌情(自主预判),采用先进设备将相关坐标、射击诸元参数上传至战区指挥平台(单元脑),后方参谋部门(专业脑)依据战场敌我双方的演进态势做出参谋方案提交司令部决策(自主决策),总司令部(决策脑)依据方案做出决策,调集优势火力对前方敌情进行歼灭(自我演进)。
三、智慧企业的关键理论
1.智慧企业技术架构
智慧企业的技术架构需要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各环节深度融合,支撑起整个智慧企业的技术创新架构。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在“云、大、物、移、智”的技术基础设施上,按照业务量化、集成集中、统一平台、智能协同的关键路径进行全面推进,最终达到人机交互的“智慧决策”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业务量化,进行数字化改造:企业对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数字感知是智慧企业实践基础,包含设备、流程等相关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面向市场的统计学概率分析,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达到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各类信息数据,实现对企业各种要素的动态感知,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
通过集成集中,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代表“智慧”,但“智慧”必须依赖信息化的高度集成集中。数据是智慧企业的“财富”,只有依托信息化建设,拓展员工“脑力”极限,对企业各类杂乱无章的运营数据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数据集中、集成运行等治理工作,消除业务系统分类建设、条块分割、数据孤岛的现象,为企业的宏观大数据分析提供有价值数据参数。
通过统一平台,实施网络化构建:业务以专业为区分,数据以专业为集成,但当下的企业管理决策均是参照多项经济管理指标而做出的最合理方案,若仅仅实现各专业数据的合理分析,而不能实现各专业数据的横向打通,实则是数据“孤岛”的高级呈现而已。智慧企业在实现专业数据集成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无边界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创建员工协同工作、数据实时交换、信息实时处理的网络化基础平台,横向打通各专业壁垒,实现管理的“蝴蝶效应”联动。
通过智能协同,实现智能化运用:人的创新创效能力是推进智慧企业实践的源动力,一个企业无论其信息化或智能化水平多高,离开人的智慧赋予过程,其先进性必将停留在当前水准,不存在随时代前进的动力基础。而智慧企业在相关数据、平台、应用的支撑下,实现人、系统、设备之间的高效协作,以人的创新驱动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变革管理体系、以管理体系释放人的创新,达到三者之间的智能协同,共同推进智能化运用。
2.智慧企业管理模型
以数据驱动为导向,分两阶段模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传接纽带,将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稳步构建新型智慧企业管理体系。
智慧企业管理模型一(过渡模型)见图2。
特点:层级管控与数据驱动管理相结合。
适应对象:短期内无法消除层级管控的企业。
智慧企业管理模型一是以核心业务的数字改造和职能部门的专业整合为主,在保留原有泰勒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和变革智慧企业管理体系要素,构建“双轨制”的运行机制,逐步增加原有管理体系对数据驱动企业管理模式的依赖程度,度过智慧企业初级阶段。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管理模型一仅仅是过渡模型,鉴于各行业、各企业的“环境”因素不同,需要构建符合企业实情的智慧企业初级管理模型体系。
智慧企业管理模型二(理想模型)见图3。
特点:数据驱动管理,业务部门围绕各种人工智能脑发挥规划、研发和服务保障等作用。
适应对象:单一职能型企业、大型企业或集团管控型企业的高级阶段。
智慧企业管理模型二,完全实现了智慧企业管理体系的变革,以决策指挥中心为核心,往下依托各专业数据中心的数据决策,往上为公司决策管理层提供综合决策预案,同时以规划、研发、服务等部门来保障智慧企业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变革,采用巡检、专业值班等分部实现公司一线员工的专业集成和“智慧”转型。
3.智慧企业成熟度
推动智慧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其成熟度如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全面创新维度:要按照全面创新规划与建设,做到全过程技术新、设备新、管理新。技术新就是技术构架上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备新就是要围绕智慧企业引进和研发适应本企业特点的新设备;管理新就是要围绕柔性管理等新型管理理念来开展;
全面感知维度:要做到内外感知灵敏,使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人员感知全覆盖,企业外部的市场、社会、环境感知全覆盖;
全面数字维度:要对企业全要素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对内业务流程的全面量化和对外市场的统计概率感知;
全面互联维度:要打通系统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设备互联、人人互通、人机交互、知识共享、价值创造,从而赋予企业管理以“智慧”;
全面智能维度:要推动企业管理从单一、单项智能向全面智能转变,实现全面感知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协同智能,达到创新、技术和管理的嵌套推动模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