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数据助力智能驾驶体验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7年第6期

智能驾驶分论坛

CAAI 2017年 第7卷 第6期程兰颖

数据助力智能驾驶体验

我个人的经历,之前也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多数在语音识别研究和应用。从去年加入数据堂以来,专注于在 AI 数据。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我想大家都很了解,也不言而喻,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数据跟我们的算法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喜欢用这样一个比喻,数据是一个教材,算法像是一个老师,老师用教材去教导你未来想要产生的人工智能的任何一个应用,比如说在今天的论坛上——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就是智能应用的一个孩子。

我们先看一下智能驾驶,大家讲了很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事情,包括算法、硬件等。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从纯体验的角度,展望一下智能驾驶的未来体验。作为一个车的车主,在未来的几年我们可以期望,跟自己的车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希望我跟我的车是好的伙伴,我跟它之间需要有交互,而且这个交互可以是多模式的。同时,这个车大家都在追求自动,比如说我们讲自动驾驶,车要能自动驾驶。刚才有嘉宾也分享了自动驾驶的 5 个不同的级别,未来我们希望这个车能够达到最高的级别,在第 5 个级别完全自动把我载到目的地。同时它需要在自动层面做到自动控制,比如我能自动控制调节车内的温度、可以自动控制车内的娱乐设备,这是自动控制方面的。同时,这辆车也要有更多的信息共享,这里说的共享信息,可以是车与车之间的。比如说前方的车碰到了交通事故,它把交通事故的信息可以分享给大家,车与车之间的信息分享,当然车内的乘客也可以有一个信息的分享。所以在这几个方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下了班,你告诉你的汽车 5 分钟以后到大楼门口等我,进了车以后,告诉车说把我的座椅调整到 60 度,从最近的距离载我回家。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上路了,在途中收到了汽车中心控制器发送的信息,告诉你有一个紧急的邮件需要你签字,你通过手工的签字,然后语音控制发送它,发送给你的秘书,你回到座椅上继续享受旅程。但是你回家路上正好碰到一个交通事故,你还没有到交通事故的区域,就从中控中心收到这样一个信息,告诉你前方有事故,同时给了你几个选择,可以绕开这个交通事故,这个状态下你跟你的车有另一个交互:你轻轻指了一下其中一个路线,告诉你的车从这里绕过。在整体的体验下,我们期望我们的车未来自动做一些事情,能够真地成为你的伙伴。

为了达到这个愿景,很多嘉宾和在座的各位,都在做不懈的努力,刚才有嘉宾分享了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的研究,这些在未来的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里也是需要达到高度的融合,比如有不同的传感器、有声音传感器、有照相机,还有雷达显示器和 GPS,它们得到的信息通过控制器进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识别和算法,得到最终的判断结果。当然它需要进入到你的不同的终端,比如我要听音乐,你告诉它播放刘德华的音乐,它就需要从音乐控制终端播放音乐;从最近的距离回家,自动驾驶终端需要执行这个命令。在整个过程中,虽然还有很长的路可走,但是未来整个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在数据堂有幸对智能驾驶领域做了一些关于数据方面的尝试,形成了一系列的数据集,服务于刚才我提到的各种不同的智能算法。这些数据集包括用于刚才我说到的交互的数据集,比如说语音交互、文字交互、手势交互,相应的一类称之为交互的数据。另外一类就是自动驾驶类的数据集。不言而喻,刚才很多嘉宾都提到了自动驾驶,大家都在做软件硬件和算法,为了满足大家对于各种不同驾驶算法的需求,我们在自动驾驶数据集里做了不同层面的标定。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交互数据集——语音交互,我们有两方面的东西,一个就是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变化在于我们有很多不同语言,包括国内的普通话和方言,比如去年大家很关注上海话,上海话是最近方言领域里比较常用的交互语言;同时有欧洲语系和亚洲语系的其他语言。年龄分为成年和青少年,涵盖是从 3~70 岁的年龄。作为一个基础数据集大家也知道它的口音覆盖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数据集的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涵盖该语言的各个不同区域。作为基础数据集,它的内容是通用的内容,包括体育、娱乐、商务的内容,当然也包括我们在语音交互过程中常用的东西。大家对比一下基础数据和车载数据。车载数据是我们专门为车载环境采集的数据,它在场景和内容上就有一些不同。从内容上可以看到,在这个数据集里,除了通用的语料之外,还会加入控制命令、一些地址和音乐方面的内容,这个是针对车内的应用场景而做的一些变化。同时,在录制场景方面,车在不同的驾驶环境下、在不同的路况下,比如车速、车窗开关状态等都有一些考虑。对于车载数据和基础数据集,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做算法的研究者,研究算法的提高,通常他们做的测试是基于某个测试集,测试这个算法下面的效果的改进。对于做数据的,我们做的是在不同的数据集下面,对于同样的算法效果能够提升多少。我们的基础测试显示,在车载环境下基于同一算法,有 10%~30% 的提升。这是语音交互方面的。

另外,从我们分享的愿景来看,我们在车里有可能用到文字,目前有中英文场景文字输入,这是一些样例。包括不同的场景,比如火车站、公园、图书馆、马路、室内,不同场景下实拍的一些照片。另外相关这类的文字交互还有手写体,因为现在在车里,大家去打字这个事情很难实现,所以下一步会做手写体的数据。

回到我今天重点跟大家介绍的自动驾驶的数据。这个数据是我们今年刚刚生产的,目前第一期已经做完了,下半年还有计划做第 2 期。这套数据是相机拍摄的图片,硬件上使用了两种相机,这两种相机具体的规范我不跟大家一一念了,虽然在设备上有小小的不同,但是基本上这两个相机功能差不多。拍摄时,它安装的位置是前车窗上端的中心位置。

采集范围。采集范围是在全国范围内,就是国内不同道路的路况,下面我会跟大家介绍一下对于道路类型分类的状况。

采集时间。采集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七点,有一些光线的变化。

采集地点。就采集地点的细节我们做了一些分类,对比较有特点的路段进行一些特别的关注,比如在城区,有交通标识的地区有相应数据;然后就是转弯的地方;还有十字路口、有交通等灯的地方;还有隧道里比较暗的地方。从采集地点来讲,我们对这几个地点有一些特别的标定。

物体分布。针对刚才所说的几个不同的特征地点,物体的分布是有不同的。大家可以看到,在城市、城区、行人、车辆很多,隧道里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其他地方可以看到,有一个特点,我们选择的路段,或者说我们选择做标定的图片,车辆是比较多的,因为大家做算法时,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检测到前方的车,所以选择的这些做过标定的路段,车辆的数目还是不少的。

标注的类型。配合大家做算法的方式,标注的类型也有几个不同的方法。一个就是 标 Bounding Box,这个是原图片,这是标注过以后的图片,除了标注矩形框以外,我们对标注物的属性也做了标定。另外一个标定方法就是 Fine Annotation,这是像素级的标定,我们有两种不同的对象,一个是针对道路线和道路上的指示标识做的标定,另外一个就是对全景,包括天空、周围的树木和建筑做的标定。这是我们标定的内容,加起来有 76 类,是目前标定数据集里比较全的数据集。行人类标定了 4种,一种是普通的行人;然后是骑自行车的;然后骑电动车或摩托车;还有坐着的。车也是 7 种类型的车,包括方向、遮挡属性、截断属性。这里都有一些详细的定义。

我们对信号灯和指示标志类也做了标注,信号灯做了 10 类,指示标志类 30 类,包括所有常见的指示标识。后面还有标的另外一大类,就是禁行标识,包括禁止通行、禁止左转等方面的一些禁行标识类的标注,前面几个类型包括红绿灯标识和禁行标识,人和车这是用 Bounding Box 标定的。

下面看一下 Fine Annotation。Fine Annotation增加了路面标识,就是路面所有的道路线和指示标识的 Fine Annotation。对于道路上的东西,我们标注了这样几类,一个是路面的指示标识,还有道路线、路面上的限速标志和道路的边界线。这几类是我们在 FineAnnotation 对于道路标注的方法。全品类Fine Annotation 对比如在划框类标识的人和车也都做了标注,我们还增加了这几类。全景类标注,指一张图片里,把所有的物体都做标识,所以增加了一些平地。比如,路面和人行道,不属于其他标注方法的标注对象,在全景类标注里标定出来了;还有一些物体,包括电线杆东西、路边的建筑、天空、云,等于一张图片里所有物体都进行了标注,这是全景类标注的方法。

关于这个数据集介绍就到这里,这里缺的数据大家很明显看得出来,激光雷达数据所产生的照片,后面会有这类数据的规划出来。

(本报告根据速记整理)

微信号:CAAI-MemberCenter

CAAI会员中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731G147A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