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顺利召开。会议宣读了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奖总数为149项,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相关单位参与获奖84项,占比过半。
8月28日上午,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此次科学城高新区获奖数量全市领先,进一步彰显科学城的科创实力。据统计,今年科学城获奖数量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重庆科技大学尹立孟教授团队围绕航空航天传感器与控制系统高可靠连接需求,攻克了微细结构焊接难、接头检测准度低、质量不稳定等关键问题,发明了精密焊接方法、应力应变测试技术及专用系统设备,实现了工程化应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应用于C919飞机和长征系列火箭,实现了传感器国产替代,获首飞二等功,产生显著经济与国防效益,有力支撑重庆“33618”制造业集群发展。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赵明阶教授团队围绕病险堤坝渗漏难诊断、风险难预警、治理难靶向等技术难题,建立了复合介质波-电场响应理论体系,研发了多物理场协同诊断技术与专用装备,构建了渗漏多场监测预警与靶向处治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已在重庆、湖北、新疆等地70余座大中型及200余座小型病险水库以及黄河183公里堤防工程中成功应用,为堤坝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重庆正在以迭代深化“416”科技创新布局为牵引,以做强企业主体和人才支撑为抓手,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出人工智能和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加快打造更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注入强劲动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风光。雷键 摄
“与过去相比,科技奖励的创新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高新区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目83项,较上年度增加21项,其中,一等奖获奖项目27项,增加9项、增幅为50%。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获得感得到增强。
下一步,科学城高新区深刻把握、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多所高校的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热点关注:
总编:邓晓伟丨副总编:李昊阳
主编:李童彤丨责编: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