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2日了解到,海底捞首家“超级甜品站”在上海亮相,推出30余款产品,覆盖咖啡、奶茶、柠檬茶、雪花冰、Gelato等休闲饮品、冰品系列及贝果、三明治、蛋糕、慕斯等甜点系列。超九成产品定价在15元以内。
随着年轻人通勤、社交、娱乐时间逐渐碎片化,“在同一空间完成多重需求”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火锅是“聚餐刚需”,甜品站则是“轻社交场景”,带动“非正餐时段”的消费需求。超级甜品站设置在门店的门迎区域,紧邻商场通道,不仅服务海底捞火锅顾客,也能覆盖商场内其他非火锅消费人群。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甜品市场规模已达1715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将突破1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其中茶饮甜品与传统甜品分别占据34.6%和34.9%的市场份额,西式甜品占比20.5%。庞大的市场规模与细分赛道潜力,为海底捞甜品站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传统火锅消费集中于午、晚正餐时段,而海底捞甜品站通过“早餐+下午茶+餐后延伸”的多时段布局,切入全天候消费场景。
此次甜品站的推出,是海底捞“火锅+个性模块”模块化布局的又一实践。近年来,海底捞通过“火锅+”的灵活组合模式,逐步从单一品类向生态矩阵转型。
通过需求细分+多场景覆盖实现“千店千面”。在同一城市内,不同门店可根据周边客群需求,搭配不同的个性模块,从而形成差异化体验优势,精准切入细分需求与场景。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甜品站的推出不仅是产品品类的补充,更是品牌对消费趋势的洞察与场景创新的尝试。未来,海底捞将持续围绕消费者需求,优化“火锅+”模块化组合,通过多元化的产品与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丰富的餐饮体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