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之三:人类是否可能为自己安排好后事

在技术的发展中,千百年来,虽然早就有了眼镜、假肢、支架和人造关节等等,但是这些技术一旦制成,其本身就已经固定,并不能继续进化。

达尔文进化论虽然包含变异,但基因的变异是客观现象,非个体有意而为,以及具有很大偶然性,因而只是为选择提供了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总体来说只能是守株待兔,被动等待接受自然选择。细菌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主动变化并具有针对性。技术的发展也是这样,逐步摆脱、超越人类的作为,在柔性化生产、正反馈和进化算法,以及阿法狗的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等方面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更清晰的信号是由阿法狗到阿法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具有更多更强大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进化的功能。

1

进化与退化

由图一可知,自然界的演化实际上由相反相成的两个部分组成。螺旋式推进过程的一侧,即图一的下侧,沿物质层次逐步升高。

(参见《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第二版)(一)》)

这是一条物质系统日益复杂,组织化程度愈益提高而熵降低的路线,这就是进化。此处的进化概念比达尔文进化论中之进化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同时也与上文论及的“形式与质料”关系的演变相一致,即形式超越质料。

在螺旋式推进过程的另一侧,即图一的上方,是一条物质层次逐步下降,物质系统愈趋简单、组织化程度下降即熵增的路线。这就是退化。同样,此处的退化概念也比进化论中的退化概念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

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的运行是对立面之所以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自然界完整的演化过程。有必要为“退化”正名。退化不是如通常理解的单纯是消极、被动和退步,而是有其独特的作用。正是进化和退化结合起来才组成循环,从而使演化得以进行。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进化在退化的基础上进行,进化以退化为代价或条件。

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由此组成的螺旋式推进方式揭示一个普遍规律:万事万物的进化和发展都不是单一和直线型的,都必然地与某种退化联系在一起,与退化构成某种循环。在一些事物达到高层次之时,另一些事物正在向起点回归。以人猿相揖别为例,生物中一小部分进入新的循环而开启人类社会的演化,大部分生物则留在原有的循环中,为人类提供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

进一步考察自然界螺旋式的演化过程,考察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存在某种关系。此处仅涉及与本文有关的“数量”,指参与循环的物质的量。

宇宙中的绝大部分质量和能量都集中在初始循环中。在初始循环的最高点亦即高一级循环的起点,宇宙弥漫物质中只有小部分成为星云,其中小部分形成恒星,大部分在收缩时被吹向空间。在恒星的末期生成的核素中,只有少数被抛到空中,大部分成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在被抛到空中的物质中,只有极少量能成为第二代恒星的行星,极少数是类地行星。在地球上只有极少量物质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即使仅限于银河系,演化到这一层次的物质,其丰度仅占银河系质量的10-19。在种类繁多的生物中,位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其质量只是整个生物质量的极小部分。

从每一个循环的进化与退化环节来看,在少量物质进入高层之际,大部分物质退化到低层。舞台上的大部分物质以冗余和随机涨落的方式,成就了少数物质的脱颖而出。如果说,生命,是自然界,以其全部的质量和能量,以其全部的时间和空间所开放的奇葩,所创造的奇迹,那么最后出现的人,几乎就是自然界演化的神迹。

层次越高,物质的量越少。螺旋式推进的自然,演化至今所呈现的自然界,就是一座无可比拟的“金字塔”(图二),人类有幸“暂”踞于这一金字塔的顶峰。

然而新的循环正在酝酿,金字塔不会停留在人类的高度。由大历史观可以推论,小部分人与人工智能合一将成为奇点人而进入新的循环,开启新的演化,大部分人则留在原有的循环中。

图三 奇点人与人(请留意于图二的区别)

奇点人(即使由人类精英主导)然后会怎样对待相揖别的人类,是善待,是如当年人类对猿和生物那样,先是杀戮,继而善待,还是以今人难以预料的方式?或许更令人难堪的问题是,留在原有循环中的人类,什么是此生的意义?歌德的《浮士德》在一百多年前已经给出了某种预言。

2

人机回圈

以往的一次次突破与收敛,一次次螺旋式上升,前一阶段的存在物并不知晓未来,只是被动参与。猿既不知道“让一部分猿”先进化到“人”,也不知道脱颖而出的人回过头来会怎样对待那“另一部分”猿。然而面临未来新的循环,人类意识到了,自己或者正是始作俑者,或者正在创造历史,对于未来世界的主角及人在其中的境遇,或者颤栗或者神往。

往日技术的一次次突破虽然也为奇点人的降生做了铺垫,但人类仿佛置身度外:科学是客观的,技术则是“理性的机巧”(黑格尔),让一部分自然反对另一部分自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而人则既置身于度外,同时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今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新的突破,人类自身卷入其中,不是豆就是豆萁,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句话,就是演化的主角,正在以自身的所作所为书写历史,创造历史。

奇点人的到来不会是一朝一夕,奇点人与人类之间会有数十年或更长的过渡期,此刻实际上已经进入过渡期。奇点不必等到2046年,奇点正在并已经来临。“人们担心计算机会变得过于聪明,最终控制这个世界,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它们仍然不够聪明,却已经控制了整个世界。”这是计算机科学家Pedro Domingos在他2015年的著作“The Master Algorithm”中的总结语[1]。

过渡期的关键词是“人机回圈”。过渡期可以看作是普里戈金分岔图的分岔点,相对不确定,人机回圈的进程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凯文凯利建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要设计一些手段阻止它们拥有(自我)意识,而当我们宣传最优质的人工智能时,很可能给它打上“无(自我)意识”的标签。米开朗琪罗有言,请上帝照看人的灵魂,我来照看人的肉体。眼下有关讨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照看自己的灵魂,做出决策;机,人工智能从事计算,提供决策的依据和选项,实现预期功能。凯文凯利认为,如果现在人类充分利用这尚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发言权的过渡期,那么未来可能是人主情商,机主智商,人机合一,实际上是“人心机脑”。

咋看起来,这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机回圈的趋势是,人的因素越来越小,由人机回圈走向“机机回圈”。

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2]。第一阶段,算法是先知,有问题问它,但决策权在人的手里;第二阶段,算法成了代理人,执行中的一些小的决策,它说了算;第三阶段,算法升级为君主,索性什么都听它的。不受算法控制,就是控制算法的人。由阿法狗到阿法元也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人机回圈中,人的一部分: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转移到“机”。

人工智能最新的进展之一是量子纠缠与意识的关系。如果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以及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获得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会有新的途径。

人类能否预测,进而安排自己未来的命运?

对人类命运的预测和努力,既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这种预测和努力本身,实际上已成为处于这一时期的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组成部分。

在谈及人工智能时,刘慈欣有一番话发人深省。大意是,人类的认识有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向外,由太阳系、银河系到宇宙,由质子中子到夸克,时空、弦……,这就是《三体》中的“硬科技”;向内,人类自身,由生命运动到意识运动。

刘慈欣说,他没想到向内的探索会快过向外的脚步。因这一快一慢,认识的主体将发生根本变化,人类从认识与实践的主体的身份,变为既是主体(从事较低层次的知与行),又是他者(不是人类认识自己)也就是成为奇点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对象。可以想到的一点是,一旦奇点人成为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必将大大加快其向外探索的进程。

弗洛伊德在1930年写道,不可能无视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本能的满足之上,以及文明的存在多大程度上是以对强大的本能的力量(以压迫、镇压或别的方法?)不予满足为前提的[3]。在大历史观视野下,人类社会似乎在总体上是本能略大于对本能的遏制,正如正反物质湮灭,物质的量略大于反物质的量,才有现在的世界一样;这个“略大”的本能,好奇推动科学,控制欲推动技术,科技推动历史,把人类带到今天的境遇。

莫泊桑用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她的一生》描写了“她”的一生。描写人“类”的一生只需要十个字:从天人合一到人机合一。

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人机回圈中,人的一部分: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转移到“机”。

也有些部分可能移不过去,譬如人类所珍视的“爱”、所引以为傲的“意向性”,那就由它去吧。人机回圈,人工智能未必亦步亦趋,或将另辟蹊径。

人工智能最新的进展之一是量子纠缠与意识的关系。如果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以及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获得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会有新的途径。

人类能否预测,进而安排自己未来的命运?

也有些部分可能移不过去,譬如人类所珍视的“爱”、所引以为傲的“意向性”,那就由它去吧。人机回圈,人工智能未必亦步亦趋,或将另辟蹊径。

本能略大于对本能的控制,是超越个体意志的人类意志的规律;自然界螺旋式演化和收敛-发散周期是超越人类意志的客观规律;前一条规律对于人类而言,后一条规律(包括宇宙整体的膨胀收缩)永恒。

[1]《自然》评白宫报告: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仍是研究盲点

http://mt.sohu.com/20161015/n470340245.shtml

[2] 乔向阳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957229

[3] 转引自雅克·巴尔赞,林华译[M].从黎明到衰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672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17G1Z72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